包含楚的词语
- 301、楚醴:楚地的甜酒。
- 302、楚严鼓:鼓名。
- 303、楚竹燕歌:泛指南北各地的歌﹑曲。
- 304、楚组: 1.楚地产的组绶。
- 305、楚柚:楚地产的柚。上古楚地即以产柚着称。
- 306、楚引:古琴曲名。
- 307、楚练:原指楚国步兵所穿的练袍,后以'楚练'泛指征衣。指楚地产的白绢。
- 308、楚三闾:指屈原。因其曾任楚国三闾大夫,故称。
- 309、楚蕲:指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因其古属楚地,故称。
- 310、楚魄:指朝云暮雨的巫山神女。
- 311、楚相:《史记.滑稽列传》载,楚相孙叔敖死,其子贫困。优孟为叔敖衣冠见楚王。"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后用"楚相"櫽括此事,用为典实。
- 312、楚声: 楚声chǔshēng (1) 楚地的口音 例 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魏禧《大铁椎传》 英 the voice of the dweller lived at Chu region
- 313、楚居:楚人聚居处。
- 314、楚界:指古楚国的疆界。
- 315、楚弓复得:喻失物复得。
- 316、楚弓:《孔子家语.好生》:"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后"楚弓"常用为典,多比喻失而复得之物,表示对得失的达观态度。
- 317、楚户: 1.指楚地人家。
- 318、楚剑:古代楚国的铁剑。亦泛指利剑。
- 319、楚姬:指楚庄王夫人樊姬。
- 320、楚得楚弓: 楚得楚弓chǔ dé chǔ gōng (1) 楚国人失去弓,又被楚国人捡得。比喻虽有得失,而无外溢。亦比喻度量狭小 英 one loses a thing which people at his side pick up
- 321、楚赋:指屈原﹑宋玉等所写的辞赋。
- 322、楚葛湘纱:湘楚产的精细纺织品。
- 323、楚甸:犹楚地。甸,古代指郊外的地方。
- 324、楚猴:《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攻下咸阳后,想回故乡炫耀富贵,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时人讽刺其爱虚荣,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后因以"楚猴"戏称项羽。
- 325、楚魂: 1.诗中言"楚魂",多有追吊楚人之意。指楚王梦遇巫山神女。 2.指楚屈原。 3.指舜二妃娥皇女英。 4.鸟名。传说为楚怀王灵魂所化。
- 拼音chǔ
- 注音ㄔㄨˇ
- 笔划13
- 繁体楚
- 五笔SSNH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林,疋(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2) 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楚,丛木也。一名荆。——《说文》言刈其楚。——《诗·周南·汉广》不流束楚。——《诗·王风·扬之水》夏楚二物。——《礼记·学记》楚扑长如笴。——《仪礼·乡射礼》民无箠楚之忧。——《汉书·汉延寿传》(3) 又如:楚棘(荆棘);楚焞(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以荆木制成);楚藿(用荆条做的捕鱼笼);楚楚(丛生的样子;鲜明的样子);楚木(丛生之木);楚林(丛林)(4) 周朝时国名(5) 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战国末,屡败于秦,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6) 秦楚之际,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7) 五代十国之一。马殷据今湖南,都长沙,称楚王。后为南唐所灭(8) 姓形容词(1) 酸辛痛苦慷慨含辛楚。——陆机诗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李朝威《柳毅传》(2) 又如:楚辱(苦痛与耻辱);楚痛(痛苦);楚酷(痛楚)(3) 齐整;清晰笾豆有楚。——《诗·小雅·宾之初筵》(4) 又如:一清二楚;楚洁(整洁);楚楚可爱(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5) 鲜艳,华丽不韦使楚服而见。——《战国策·秦策》衣裳楚楚。——《诗·曹风·蜉蝣》(6) 又如:楚服(美盛的服饰);楚丽(华美绚丽)(7) 伧俗,粗俗 。如:楚鞋(粗糙的鞋,草鞋);楚剌(粗莽乖戾)动词(1) 拷打入狱楚掠。——《新唐书·严郢传》(2) 又如:楚挞(笞打,拷打);楚拷(拷打)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