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楚的词语

  • 51、楚制: 1.见"楚制"。
  • 52、楚凤称珍:后因以'楚凤'称赝品。
  • 53、榛楚:泛指丛木。
  • 54、杖楚: 1.谓以棍棒拷打。楚,荆条做成的棒。
  • 55、楚嶂:楚地之山。
  • 56、楚帐: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军中帐幕。
  • 57、张楚: 张楚Zhāngchǔ (1) 秦末农民起义时陈胜的国号,取“张大楚国”的意思 英 Zhang Chu
  • 58、楚糟:楚地用糟腌制的食物。
  • 59、楚狱:后因称冤狱为'楚狱'。
  • 60、怀贤盈楚:拥有的人才超过了楚国。
  • 61、楚翼:指楚地的侧翼。
  • 62、楚人贻笑:指屈原《离骚》所表达的哀怨情境。屈原为战国楚人,故称。
  • 63、楚驿:楚地的驿站。
  • 64、耶律楚材:耶律楚材(1190年7月24日—1244年6月20日),字晋卿,汉化契丹族人,号玉泉老人,号湛然居士,蒙古帝国时期的政治家。
  • 65、楚謡: 1.楚地歌谣。 2.指《楚辞》。
  • 66、纤腰楚楚: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纤腰之楚楚兮,风回雪舞;耀珠翠之的的兮,鸭绿鹅黄。”
  • 67、楚谣: 楚地歌谣。 指《楚辞》。
  • 68、衆楚咻:指众多的楚国人共同来喧扰。后指众多外来的干扰。
  • 69、众楚咻:指众多的楚国人共同来喧扰。后指众多外来的干扰。
  • 70、众楚群咻:指众多的楚国人共同来喧扰。后指众多外来的干扰。
  • 71、辛楚:1.辛酸痛楚。 2.酸痛。
  • 72、新楚: 1.整洁。
  • 73、楚鞋:粗糙的鞋,草鞋。
  • 74、萧楚女:萧楚女(1893—1927年4月22日),汉族,原名树烈,又名萧秋,学名楚汝,乳名朝富,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鹦鹉洲。
  • 75、楚鲜:白鱼的别名。
  • 拼音chǔ
  • 注音ㄔ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SSN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林,疋(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2) 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楚,丛木也。一名荆。——《说文》言刈其楚。——《诗·周南·汉广》不流束楚。——《诗·王风·扬之水》夏楚二物。——《礼记·学记》楚扑长如笴。——《仪礼·乡射礼》民无箠楚之忧。——《汉书·汉延寿传》(3) 又如:楚棘(荆棘);楚焞(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以荆木制成);楚藿(用荆条做的捕鱼笼);楚楚(丛生的样子;鲜明的样子);楚木(丛生之木);楚林(丛林)(4) 周朝时国名(5) 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战国末,屡败于秦,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6) 秦楚之际,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7) 五代十国之一。马殷据今湖南,都长沙,称楚王。后为南唐所灭(8) 姓形容词(1) 酸辛痛苦慷慨含辛楚。——陆机诗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李朝威《柳毅传》(2) 又如:楚辱(苦痛与耻辱);楚痛(痛苦);楚酷(痛楚)(3) 齐整;清晰笾豆有楚。——《诗·小雅·宾之初筵》(4) 又如:一清二楚;楚洁(整洁);楚楚可爱(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5) 鲜艳,华丽不韦使楚服而见。——《战国策·秦策》衣裳楚楚。——《诗·曹风·蜉蝣》(6) 又如:楚服(美盛的服饰);楚丽(华美绚丽)(7) 伧俗,粗俗 。如:楚鞋(粗糙的鞋,草鞋);楚剌(粗莽乖戾)动词(1) 拷打入狱楚掠。——《新唐书·严郢传》(2) 又如:楚挞(笞打,拷打);楚拷(拷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