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楚的词语

  • 126、楚幕:西楚霸王项羽的军幕。借指项羽。
  • 127、楚苗: 1.指楚地的苗山。
  • 128、楚门:古城门名。 指楚国都门﹑朝廷。
  • 129、蛮楚:即蛮荆。
  • 130、楚路:楚地道路。
  • 131、另楚寒巫:指夫妇或情人分居两地,孤单寂寞。
  • 132、楚邻: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写其邻女"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貌美无比。后因以"楚邻"代指美女。
  • 133、两楚:指楚地。
  • 134、楚黎:楚地民众。
  • 135、楚纍:《汉书.扬雄传上》:"﹝雄﹞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崏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钦吊楚之湘累。"颜师古注引李奇曰:"诸不以罪死累。"后因以"楚累"为屈原的代称。
  • 136、语类楚声: 语类楚声yǔlèichǔshēng (1) 说话像楚地一带口音 例 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明·魏禧《大铁椎传》 英 seem like the language of Chu Land
  • 137、楚儽:犹楚囚。
  • 138、楚濑:楚地湍急的水流。
  • 139、楚剌: 1.粗莽乖戾。
  • 140、楚壼:楚宫。壸,宫中道路。
  • 141、楚纩:楚地的丝绵。《左传·宣公十二年》:"冬,楚子伐萧……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遂傅于萧。"后因以"楚纩"指君上的赐与,有被德感恩之意。
  • 142、诱秦诓楚:战国时张仪劝导秦国以连衡破合从﹐以诡诈手段欺骗楚国背齐向秦。后遂因以'诱秦诓楚'表示挑拨离间。
  • 143、楚酷:犹痛楚。
  • 144、酷楚:犹痛楚。
  • 145、苦楚: 苦楚kǔchǔ (1) 痛苦,苦难 例 经受许多苦楚 英 pain;suffering;distress;misery
  • 146、栲楚: 1.拷打。栲,通"拷"。
  • 147、考楚: 1.犹毒打。
  • 148、楚拷: 1.拷打。
  • 149、俊楚:华美动人。
  • 150、楚剧: 戏曲剧种之一,由湖北·黄冈、孝感一带的花鼓戏发展而成,流行于湖北以及江西的部分地区。
  • 拼音chǔ
  • 注音ㄔ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SSN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林,疋(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2) 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楚,丛木也。一名荆。——《说文》言刈其楚。——《诗·周南·汉广》不流束楚。——《诗·王风·扬之水》夏楚二物。——《礼记·学记》楚扑长如笴。——《仪礼·乡射礼》民无箠楚之忧。——《汉书·汉延寿传》(3) 又如:楚棘(荆棘);楚焞(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以荆木制成);楚藿(用荆条做的捕鱼笼);楚楚(丛生的样子;鲜明的样子);楚木(丛生之木);楚林(丛林)(4) 周朝时国名(5) 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战国末,屡败于秦,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6) 秦楚之际,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7) 五代十国之一。马殷据今湖南,都长沙,称楚王。后为南唐所灭(8) 姓形容词(1) 酸辛痛苦慷慨含辛楚。——陆机诗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李朝威《柳毅传》(2) 又如:楚辱(苦痛与耻辱);楚痛(痛苦);楚酷(痛楚)(3) 齐整;清晰笾豆有楚。——《诗·小雅·宾之初筵》(4) 又如:一清二楚;楚洁(整洁);楚楚可爱(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5) 鲜艳,华丽不韦使楚服而见。——《战国策·秦策》衣裳楚楚。——《诗·曹风·蜉蝣》(6) 又如:楚服(美盛的服饰);楚丽(华美绚丽)(7) 伧俗,粗俗 。如:楚鞋(粗糙的鞋,草鞋);楚剌(粗莽乖戾)动词(1) 拷打入狱楚掠。——《新唐书·严郢传》(2) 又如:楚挞(笞打,拷打);楚拷(拷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