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次的词语
- 51、下坡不赶,次后难逢: 词语解释下坡不赶,次后难逢[ xià pō bù gǎn,cì hòu nán féng ]⒈ 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引证解释⒈ 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引《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浩 时酒兴方浓,春心淫荡,不能自遏,自言:‘下坡不赶,次后难逢,争忍弃人归去?’”
- 52、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词语解释⒈ 上海工人阶级为配合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武装起义。第一次发动于1926年10月23日,参加人数二千余人;第二次发动于1927年2月22日,由工人总罢工转入武装起义,罢工人数达四十万。这两次起义都因准备不充分和条件不成熟被军阀孙传芳部队镇压。第三次发动于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共产党人陈独秀、罗亦农、周恩来、赵世炎等组成的特别委员会领导下,发动八十万工人总罢工,随即转为武装起义,经过三十小时的战斗,于22日晚占领上海,同时建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这次起义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建立人民政权的伟大胜利,也是世界工人阶级武装起义史上的一个光辉范例。
- 53、齐次多项式: 词语解释⒈ 简称“齐次式”。合并同类项后,各项次数都相同的多项式。
- 54、七次量衣一次裁: 比喻充分准备后才行动。
- 55、迁次: 迁次qiāncì (1) 客居愧迁次。—— 杜甫《入宅》 英 move;change one's residence (2) 升迁 例 老臣以能守职,幸得免戾。今所说人非迁次,是以不敢奉命。——《三国志·毛玠传》 英 promote (3) 季节变更 英 change
- 56、类次:谓分类编次。
- 57、立克次体:一类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由美国病理学家立克次首先描述,故名。一般呈杆状或球状,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到。通常寄生于啮齿动物(如老鼠)和虱、蚤、蜱、恙螨等节肢动物体内,以此为媒介在人和动物中传播疾病,如斑疹伤寒等。
- 58、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1860年中国人民反抗英法联军侵略的战争。19世纪50年代,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 市场,扩大殖民特权,英国制造亚罗船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联合发动了这次侵略战争。1857年 12月攻占广州,次年一度攻进天津。沙皇俄国和美国以“调停”为名,支持英法侵略。清政府与英法俄 美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沙俄侵略军侵入黑龙江,迫使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从中国夺取了一 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1859年英法借口换约侵犯大沽。守卫炮 台的将士和当地人民奋起还击侵略者。1860年8月,英法联军先后攻陷大沽、天津,打进北京,到处烧杀 淫掠,焚毁圆明园,抢劫了大量珍宝文物。英法俄又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从此,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化又加深了一步。参见〔鸦片战争〕
- 59、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词语解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dì èr cì guó nèi gé mìng zhàn zhēng ]⒈ 即“土地革命战争”。
- 60、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Dì-èr Cì Shìjiè Dàzhàn (1) 1939年至1945年在法西斯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与反法西斯同盟国中国、美国、苏联、英国等国家间进行的世界规模的战争 英 the Second World War;World War Ⅱof 1939-1945
- 61、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词语解释⒈ 即“解放战争2.”。
- 62、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Dì-yī Cì Shìjiè Dàzhàn (1) 1914-1918年德、奥、意等同盟国和英、法、俄、美协约国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而进行的世界规模的战争 英 the First World War;World war I of 1914-1918
- 6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词语解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dì yí cì guó nèi gé mìng zhàn zhēng ]⒈ 即“北伐战争”。
- 64、次声武器:次声武器就是一种能发射频率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使其与人体发生共振,致使共振的器官或部位发生位移、变形、甚至破裂,从而造成损伤以至死亡的高技术武器。
- 65、次韵: 次韵cìyùn (1) 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英 write and reply in poems according to original poem's rhyming words
- 66、不得已而求其次:解释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
- 67、不分主次:轩轾:古代车子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 68、不次之图:不打算做此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 69、次数: 次数cìshù (1) 同一个动作或事件重复出现的回数 英 number of times (2) 指扭转冲击回数或振动回数,例如对于发动机曲轴的扭转振荡,指轴每旋转一周的冲击回数或振动回数 英 order number
- 70、初次: 初次chūcì (1) 第一次 英 the first time
- 71、车次: 车次chēcì (1) 列车的编号 英 train number (2) 长途汽车的行车次第 英 motorcoach number order of departure
- 72、二次三番:蕃:遍数。不止一次,反复的
- 73、三番四次:反复无常。
- 74、三番五次: 三番五次sānfān-wǔcì (1) 屡次。也说“三番两次” 英 time and again;so many times
- 75、七次脉: 任督脉及手足三阳经在颈部的一个穴位,共为八穴。
- 拼音cì
- 注音ㄘˋ
- 笔划6
- 繁体次
- 五笔UQWY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2) 同本义次,舍也。——《礼记·檀弓上》注楚师伐 郑, 次于 鱼陵。——《左传·襄公十八年》泰伯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王次于 河朔。——《书·泰誓中》(3) 指行军在一处停留三宿以上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资治通鉴》(4) 又如:次止(驻止;止宿)形容词(1) 第二,居其次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谋攻》(2) 又如:次从(然后;接着);次后(以后;续后);次早(第二天早上)(3) 副,贰 。如:次车(副车);次介(副使);次相(副丞相)(4) 属于质量差的 。如:次品名词(1) 顺序,等第陈胜、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史记·陈涉世家》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2) 又如:二次曲线;次序(依次排列的顺序);次第(顺序,次序)(3) 按物体的地位或事件的先后作出的排列 。如:圆锥是二次曲线(4) ∶表示行动的回数历险数次,遂达峰顶。——《徐霞客游记》(5) 又如:我回去过三次;一次就借了五十块钱(6) 旅行时停留的处所 。如:旅次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