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死的词语

  • 126、一棵树上吊死人: 喻执一不化,自受其害。
  • 127、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词语解释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yī sǐ yī shēng,nǎi zhī jiāo qíng ]⒈  谓于生死患难处方可显示交情。引证解释⒈  谓于生死患难处方可显示交情。 《史记·汲郑列传赞》:“始 翟公 为廷尉,宾客闐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引翟公 復为廷尉,宾客欲往, 翟公 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自古道得好:‘一死一生,乃见交情。’若非今日我是死的,你是活的,怎知你为同年之情淡薄如此!”
  • 128、一死一生:指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
  • 129、义死:为正义而死。
  • 130、冤死: 词语解释冤死[ yuān sǐ ]⒈  指死得不明不白。例解放前,冤死的人很多。英be persecuted to death;引证解释⒈  冤屈而死。引《汉书·刑法志》:“今郡国被刑而死者岁以万数,天下狱二千餘所,其冤死者多少相覆。”《后汉书·李燮传》:“明年,史官上言宜有赦令,又当存録大臣冤死者子孙。”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车身簸荡,厉声作响,好象替冤死于‘白祸’的 俄国 劳动人民,哀诉于 东亚 初临的贵客。”
  • 131、有死无二: 1.谓始终如一﹐至死不变。
  • 132、下死手:犹下毒手。
  • 133、下死: 1.犹拼命。
  • 134、先死: 1.早死。 2.谓死之前。
  • 135、小公务员之死: 词语解释⒈  一译《一个官员的死》。短篇小说。俄国契诃夫作于1883年。庶务官切尔维亚科夫看戏时打喷嚏,唾沫星子喷到一位文职将军头上。他很惶恐,在剧院里就两次向将军道歉。虽然将军并不介意,他仍很担忧,第二、第三天他又去道歉。将军不耐烦,将他赶出,他竟惊慌而死。
  • 136、心死:1.比喻绝望。 2.摒除杂念而达到无我的境地。
  • 137、相死:谓以死相救。
  • 138、小死:犹半死。
  • 139、虚死:无谓而死。
  • 140、虚生浪死:谓虚度一生﹐终老无成。
  • 141、同患难,共生死: 一同经历磨难,一同生死。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生死与共。
  • 142、同利相死:谓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 143、同生死,共患难: 一同生死,一同经历磨难。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生死与共。
  • 144、同生死,共存亡: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生死与共。
  • 145、推销员之死: 词语解释⒈  剧本。美国密勒作于1949年。在纽约一家公司当了三十多年推销员的威利,因年老体衰被辞退了,精神上深受打击。两个儿子不成材,也使他十分苦恼。最后他为了使家庭获得一笔人寿保险金而在深夜驾车外出,终致撞车身亡。
  • 146、托死:道教称修道者死去为魂魄升仙而去﹐遗下躯壳﹐并非真死。
  • 147、生死关头: 生死关头shēng-sǐ guāntóu (1) 谓生死成败所系之关键时刻,即情势至为迫切之时 英 a moment when one’s fate hangs in the balance
  • 148、生死骨肉: 见“生死肉骨 ”。
  • 149、三死: 1.三种死罪。 2.指非命而致死的三种原因。
  • 150、市死:在闹市处死。指弃市,古代死刑之一。
  • 拼音
  • 注音ㄙ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QXB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2) 同本义死,民之卒事也。——《说文》死者,人之终也。——《列子·天瑞》庶人曰死。——《礼记·曲礼》沁人曰死。——《礼记·檀弓》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楚令尹死。—《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亡何国变,宁南死。——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3) 又如:死生(死亡和生存);死过(死去,去世);死限(死期,寿命的期限);死却(死去;死掉);死不残(半死不活;不中用);死去还魂(死去活来);死费尽残(半死不活);死数里算帐(离死期不远);死耗(死亡的消息);死君(死去的国君)(4) 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5) 又如:死义(为信守节义而死);死难;死节(以一死保全节操);死士(誓死效劳之士)(6) 穷,尽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常建《吊王将军墓》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7) 拼死,拼命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战国策·秦策》上欲陵死战,召 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汉书·李广传》(8) 又如:死战:死守;死杀(死命拼杀)(9) 固守;抱着不放 。如:心还没死;你就死了这条心吧形容词(1) 死板,不灵活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白居易《画竹歌》(2) 又如:死水;死法(固定、死板的方法);死心眼;死画(呆板而不具灵性的画);死规矩;死教条;死口(不可改变的话);死格(死板的格式);死办法;死临侵(亦作“死淋侵。”死呆呆毫无生气的样子)(3) 不可调和的 。如:死对头;死敌;死雠仇(死对头)(4) 不能通过的 。如:把漏洞堵死;死胡同;死角;死路(5) 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与顿丘 李奖一面,便定死交。——《北齐书·宋游道传》(6) 又如:死扣儿;窗子钉死了;死结;死心搭地(死心落地。不作他想,实心实意);死桩(死木头;木头疙瘩)(7) 表示爱怜的 。如:死丫头,你快过来(8) 无用的。詈词 。如:死狗;死公;死货(无用的人);死老头子副词(1) 甚;极这添添小哥哥,今年十三岁,天生的甚是聪明,父亲欢喜死他。—— 杨文奎《儿女团圆》(2) 又如:死急(极其急迫);死要面子;高兴死了;累得要死;累死了;死沉;高兴死了名词(1) 死刑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2) 尸体生拘白乞而问 白公之死焉。——《左传·哀公十六年》汉遣使三辈至 唐居,求 谷吉等死。——《汉书·陈汤传》安所求子死?——《汉书·尹赏传》(3) 主,主管一爱相若,其类在死也。——《墨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