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毛的词语

  • 1、毛光夷: 外星科技汉化吞食天地(三国志英杰传)时,误把“孟公威”汉化成“毛光夷”,引得吞粉们的讨论。
  • 2、毛书:指锁好线而未上封面裁切的坯书。
  • 3、水毛花根: 水毛花根为莎草科水毛花根Scirpus triangulatus Roxb.,以根、全草入药。
  • 4、针毛:针毛指毛发的毛线中较粗且较长的毛,起防湿和保护的作用。定向毛也属针毛,而较针毛稀少、长而有弹性。针毛的毛尖多为矛头形或椭圆形,毛干呈圆柱、圆锥或纺锤形。针毛细密柔顺、光泽美观,是鉴别毛皮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特殊服饰要求,有时需将针毛拔去,以制成“裘绒”,或需施以漂、褪、刷、染加工,美化针毛色泽,提高使用价值。
  • 5、珠毛:指孔雀尾端的毛。
  • 6、走毛道: 抄近路、走捷径。
  • 7、毛基:指单位净值低于一元的基金。
  • 8、毛诗补疏:〖毛诗补疏〗五卷。
  • 9、人造毛皮:外观类似动物毛皮的长毛绒型织物。
  • 10、毛地:毛地黄 máodìhuáng 毛地黄属的一种普通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花管状,带白色或紫色,有斑点
  • 11、黄毛小子: 意指年幼不明事理的小孩(含戏谑或轻侮之意)。黄毛:黄发,借指年幼的人。小子:年幼的男孩子;家伙,含有轻蔑意。
  • 12、一地鸡毛:可作为日常生活琐事、鸡毛蒜皮的小事的代称。
  • 13、造纸毛布:说明:又称造纸毛毯。用作造纸机上传送湿氏页的羊毛织物。
  • 14、毛细血: 并完善了M.马尔皮基提出的关于毛细血管系统的知识,证明动脉与静脉分别和毛细血管直接相连。
  • 15、毛脚:  见“毛脚女婿 ”。
  • 16、毛片儿: 毛片。
  • 17、顶上回毛: 经外穴名。
  • 18、黄毛小儿:小孩子不知以为知。
  • 19、毛民国: 虚构国家。
  • 20、一毛片甲: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21、信外轻毛: 】《观经玄义分》:“ 【名称】信外轻毛【拼音】xìn wài qīng máo【解释】佛教语。信心动摇不定,像鸿毛轻飘浮动。【出处】《观经玄义分》:“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示例】 ‥‥‥三贤以下是底下凡夫,又称~~的凡夫。【用法】作谓语;用于书面语佛学术语,譬喻,信心摇动而不决定。譬如轻毛也。本是十信位之菩萨,非信外之凡夫,而信内之人现为轻毛,则信外更如轻毛,故云信外轻毛。观经玄义分曰:‘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 22、学如牛毛,成如麟角: 牛毛:形容多;麟角:麒麟头上的角,形容少。做学问的人很多,成功的人却极少。
  • 23、毛利人:毛利人(Māori),是新西兰的原住民和少数民族,属于南岛语族-波利尼西亚人。
  • 24、羽毛星: 它色彩娇艳,姿态迷人,仿佛是用金银线编制而成的。
  • 25、羽毛旗: 因其形似羽毛而得名,又因其弯曲的形状,有人称之为水滴旗,用于展览展示和广告展示、展会等场所。
  • 拼音máo
  • 注音ㄇㄠ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TFNV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2) 同本义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说文》不获二毛。——《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王燕则诸侯毛。——《周礼·司仪》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欬论》其动物宜毛物。——《周礼·大司徒》毛马而颁之。——《周礼·校人》以启其毛。——《诗·小雅·信南山》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胚不生毛。——《韩非子·五蠹》与旃毛并咽。——《汉书·李广苏建传》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矢如猬毛。——《资治通鉴·唐纪》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3) 又如:毛女(传说中的仙女,遍体生毛,故名);毛连(用羊毛或其他毛类制成的褡裢);刚毛(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硬毛);毫毛(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毛笔(以兽毛制成的笔);毛羽(兽毛和鸟羽);毛戴(寒毛竖立);毛脉(须发与血脉);毛悚(汗毛竖立);毛蓬蓬(须发密而乱貌);毛楂楂(毛发短而硬貌);毛发不爽(犹毫毛不爽);毛耸(毛发竖立)(4) 兽类 。如:毛群(兽类);毛挚(猛禽捕食小鸟);毛类(兽类);毛犊(古代传说中兽类之祖);毛鬣(马或野兽的鬃毛)(5) 鸟的羽毛(6) 又如:毛芥(羽毛和芥子);毛扇(羽毛扇);毛翎(翎毛。借指羽翼);毛质(鸟类的毛羽)(7) 亦指带毛的兽皮 。如:毛毛匠(毛皮匠);毛裘(兽皮制作的衣服);毛水(皮毛的表面)(8) 通“芼”。草木;五谷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涧溪沼沚之毛。——《左传·隐公三年》。注:“草也。”毛泽未尽。——《谷梁传·定公元年》。注:“凡地之所生谓之毛。”锡之不毛之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墝埆不生五谷曰不毛。”(9) ∶中国货币单位“角”的俗称,等于一元的十分之一(10) 姓动词(1) 发火;发怒 。如:毛司火性儿(性格又臭又火爆);尽管他脾气毛(2) 贬值,兑换率下降 。如:货币毛了(3) 发慌祁老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儒林外史》(4) 又如:发毛(发慌);吓毛了;小偷毛了;毛脚鸡(比喻行动慌里慌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