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毛的词语
- 351、棉毛衫: 棉毛衫miánmáoshān (1) 一种比较厚的棉针织品的单内衣 英 cotton interlock jersey
- 352、棉毛毯: 棉毛毯miánmáotǎn (1) 棉经与粗梳毛或软再生毛纬的交织毯,其中之一是用安哥拉纱制成的 英 union blanket
- 353、棉毛: 棉毛,棉绒miánmáo,miánróng (1) 附着在棉籽上的短残余纤维,它被用于不需要长纤维的纺织品 英 linters
- 354、弭毛: 1.亦作"弭髦"。 2.毛发顺服,为驯服之态。
- 355、眉毛: 眉毛méimao (1) 眼眶上缘长的毛 英 brow
- 356、美利奴羊毛: 美利奴细毛羊所产的细羊毛。是细羊毛中品质最优良的一种。品质支数60~80支,强力高,弹性好,手感柔软,色泽洁白,光泽柔和,具有良好的缩绒性。是精纺、高档粗纺毛织品的优良原料。
- 357、毛牦: 1.兽毛。 2.同"毛厘"。
- 358、毛氂: 1.兽毛。 2.同"毛厘"。
- 359、马海毛: [英mohair]用安哥拉山羊毛和其他纤维混纺而成的毛线或织成的毛织品。
- 360、緑毛: 1.绿色羽毛。 2.指黑色头发。 3.指仙人身上的绿色毛发。相传汉刘根得道后,体生绿毛。 4.喻指绿色的针叶。
- 361、龙毛: 龙鳞。
- 362、连毛:指带发。
- 363、拉毛: 用机器把驼绒坯等表面的毛纱拉成毛绒状,使成为柔软绒面的工艺。
- 364、九牛毛: 九牛和一毛。比喻差别极大。
- 365、九牛去得一毛: 喻所失者少而所得甚多。
- 366、金毛: 1.指佛教所谓文殊世尊所乘的金毛狮子。
- 367、节毛:犹节旄。
- 368、浅毛:指兽毛不厚。
- 369、奇毛: 唐·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诗:“雪飞玉立尽清秋,不惜奇毛恣远游。”后因以“奇毛”借指白鹰。 比喻英雄,勇猛之人。
- 370、黄毛: 枯黄的头发。
- 371、龟毛: 见“龟毛兔角 ”。
- 372、红毛:红色羽毛。旧指荷兰。后亦泛指西洋或西洋人。
- 373、风毛: 1.指毛羽随风飞散。 2.皮衣襟上和袖口处的装饰性皮毛边。
- 374、耏毛:指动物的体毛。
- 375、地毛:莎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莎草香附子》。指地面上生长的庄稼﹑树木等。
- 拼音máo
- 注音ㄇㄠˊ
- 笔划4
- 繁体毛
- 五笔TFNV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2) 同本义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说文》不获二毛。——《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王燕则诸侯毛。——《周礼·司仪》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欬论》其动物宜毛物。——《周礼·大司徒》毛马而颁之。——《周礼·校人》以启其毛。——《诗·小雅·信南山》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胚不生毛。——《韩非子·五蠹》与旃毛并咽。——《汉书·李广苏建传》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矢如猬毛。——《资治通鉴·唐纪》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3) 又如:毛女(传说中的仙女,遍体生毛,故名);毛连(用羊毛或其他毛类制成的褡裢);刚毛(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硬毛);毫毛(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毛笔(以兽毛制成的笔);毛羽(兽毛和鸟羽);毛戴(寒毛竖立);毛脉(须发与血脉);毛悚(汗毛竖立);毛蓬蓬(须发密而乱貌);毛楂楂(毛发短而硬貌);毛发不爽(犹毫毛不爽);毛耸(毛发竖立)(4) 兽类 。如:毛群(兽类);毛挚(猛禽捕食小鸟);毛类(兽类);毛犊(古代传说中兽类之祖);毛鬣(马或野兽的鬃毛)(5) 鸟的羽毛(6) 又如:毛芥(羽毛和芥子);毛扇(羽毛扇);毛翎(翎毛。借指羽翼);毛质(鸟类的毛羽)(7) 亦指带毛的兽皮 。如:毛毛匠(毛皮匠);毛裘(兽皮制作的衣服);毛水(皮毛的表面)(8) 通“芼”。草木;五谷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涧溪沼沚之毛。——《左传·隐公三年》。注:“草也。”毛泽未尽。——《谷梁传·定公元年》。注:“凡地之所生谓之毛。”锡之不毛之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墝埆不生五谷曰不毛。”(9) ∶中国货币单位“角”的俗称,等于一元的十分之一(10) 姓动词(1) 发火;发怒 。如:毛司火性儿(性格又臭又火爆);尽管他脾气毛(2) 贬值,兑换率下降 。如:货币毛了(3) 发慌祁老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儒林外史》(4) 又如:发毛(发慌);吓毛了;小偷毛了;毛脚鸡(比喻行动慌里慌张) [查看更多]
M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