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求的词语

  • 26、上下求索:结合语境体味语义,长路漫漫,修即是长,也有远的意思,总的说来还是漫漫长路,下句,我将要上上下下的寻求探索,上下,也可以理解为到处之类的意思,屈原要求索的是什么,当然是中兴楚国的道路,所以这两句话也就不难理解,现在一般用“上下而求索”形容努力寻求探索。
  • 27、索求无度:对需要的东西或事情不懂节制。
  • 28、不强求: 保持平常心,不刻意去营造效果;不对人和事抱有过高的期待;不强求不是说不争取,是说争取了之后还是无果的话就不要纠缠了。
  • 29、求索不得:郁郁:忧伤、愁闷的样子。因自己的抱负志向不能施展而忧郁苦闷。
  • 30、求不得:云南方言,不想看见你。不待见的意思
  • 31、引年求退:自陈年纪大,请求辞退。
  • 32、求荣卖国:荣:荣华富贵。指出卖国家利益来谋取个人的荣华富贵。
  • 33、异乡求学:去别的地方求学。
  • 34、求治:  请求给以医治。
  • 35、求之不易: 要求得这个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36、难求:难以求得,无法得到。
  • 37、有求斯应:只要提出请求,就一定如愿。
  • 38、不求名利:淡泊名利
  • 39、治病求本: 告诫医者在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要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宜采取针对疾病根本原因确定正确的治本方法。是几千年来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一直遵循着的基本准则。治病求本的具体应用,除了必须正确辨证外,在确定治则时,必须明确、的概念。
  • 40、严格要求: 指对愿望或条件的标准很高,希望得到更好的满足。
  • 41、求生无望:想生存下去却连一丝的希望都没有,处于一种万般无奈、人生最低谷的境地中。
  • 42、一生何求:一生何求:珍惜现在拥有的,不要奢望未来会给你什么。
  • 43、求生不能: 【名称】: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拼音】:qiú shēng bù néng,qiú sǐ bù dé【解释】: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了。形容处境十分艰难。【出处】:《上饶集中营·炼狱杂忆》:“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地活受罪一年多了,她挣扎着。”【事例】:《上饶集中营·炼狱杂忆》:“~地活受罪一年多了,她挣扎着。”【近义词】:求生不生,求死不死【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处境
  • 44、无路求生: 指没有活路,无法生存。
  • 45、何求之有:已经有了你,也就别无所求了。
  • 46、刻船求剑: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 47、求之地中:在原地寻找它们。
  • 48、求真务实: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
  • 49、孤独求败:已经到了人们认为的很高的境界,想找一个能与自己匹敌的人都很难,非常寂寞无奈与空虚。
  • 50、登门求教: 亲自上门去向别人请教。
  • 拼音qiú
  • 注音ㄑㄧㄡ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IYI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2) “裘”的古字。皮衣乐正求。——《汉书》(3) 姓动词(1) 请求;干请;乞助求,乞也。——《增韵》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列传》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求其能千里也。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2) 又如: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韩信(到处求人;求托有用的人);求化(乞求人施舍财物)(3) 追求,谋求;寻求;寻找求,索也。——《玉篇》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求剑若此。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列传》不求闻达。——诸葛亮《出师表》求利以污其行。——《后汉书·列女传》求钱之民。——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以求钱也。以求重价。求太监后。——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4) 又如:求代(迷信指吊死鬼诱人当“替死鬼”,以求投胎托生);力求(极力追求;尽力谋求);求友(寻求朋友);求正(寻求正道);求合(寻求志同道合者);求采(搜求选取);求觅(寻找);求访(寻觅探访)(5) 索取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以城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空言求璧。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6) 探索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公孙丑上》求思之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7) 责备,责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8) 选择 。如:求牛(择牛以供祭祀);求偶(择求配偶)(9) 招来求善良。——《礼记·学记》(10) 贪求;贪婪不忮不求。——《诗·邶风·雄雉》(11) 通“逑”。聚合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12) 通“赇”。贿赂阜其财求。——《国语·周语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