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沙的词语

  • 51、沙钱:质地粗劣的小铜钱。
  • 52、沙盘: 沙盘shāpán (1) 在木盘里用沙土做成的地形模型 例 沙盘作业 英 sand table
  • 53、沙参: 沙参shāshēn (1) 沙参属植物的泛称 例 小花沙参 例 宁夏沙参 英 ladybell (2)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Adenophora stricta ),叶子长椭圆形,四片轮生,花冠钟形,萼片狭长,紫色。根可以入药,是祛痰剂 英 upright ladybell
  • 54、沙表:犹沙外。大漠以北。
  • 55、沙背:沙洲或沙滩的最高处。
  • 56、沙暴: 沙暴shābào (1) 强风吹起地面粗沙在空中飞扬的现象 英 sandstorm
  • 57、沙板儿钱: 即沙钱。
  • 58、沙板: 1.亦作"沙版"。用朱砂涂饰的板壁。 2.树木因地层变动而久埋土中者,称做"阴沉木"。一般多为杉木,故亦称为"沙板"。以其质坚耐久,旧多作制棺材之用。 3.指用这种木材制成的棺材。
  • 59、沙度: 1.越过沙漠。 2.谓飞沙经过。
  • 60、沙丁鱼: 沙丁鱼shādīngyú (1) 鲱科的一种鲱形鱼(Sardinia pilchardus),身体长纺锤形。产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吃浮游生物。通常用来制罐头 英 sardine
  • 61、沙丁:指沙田民户之丁男。 旧宗名。在西藏自治区东北部。年与边坝宗合并为边坝县。
  • 62、沙雕:用潮湿的海沙进行雕刻,称为「沙雕」。
  • 63、沙地:海滨河岸由泥沙淤积成的滩地。 含沙多的土地。
  • 64、沙尘暴:沙尘暴是风蚀荒漠化中的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自然因素包括大风、降水减少及其沙源。人类活动因素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以后,导致沙尘暴爆发频数增加。
  • 65、沙海:指大沙漠。 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境内。
  • 66、沙飞:扬州一种木顶游船,本叫飞仙,因系沙氏所造,故称。
  • 67、沙风:犹风沙。
  • 68、沙房:禅房。
  • 69、沙方:挖沙﹑填沙或运沙的工作量通常都以立方米计算,一立方米称为一个沙方。
  • 70、沙角:嫩菱角。
  • 71、沙化: 沙化shāhuà (1) 由于气候的自然变化,或对半干旱地区的错误管理和使用而产生的干燥的、裸露的、沙漠般的状态 英 desertification
  • 72、沙户:沙洲上的人家。
  • 73、沙柳: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带紫色,叶条形或条状倒披针形。多生于河谷溪边湿地。枝条可供编织用。为护堤固沟的良好树种。
  • 74、沙戏:壮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县一带。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由当地山歌演变而成。也叫广南壮剧。
  • 75、沙月:照在沙洲﹑沙滩上的月光。亦指沙洲﹑沙滩上空的月亮。
  • 拼音shā,shà
  • 注音ㄕㄚ,ㄕㄚ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IITT
  • 五行

基本释义

shā名词(1) (会意。从水,从少。《说文》:“水少沙见。”金文字形,左边是水,右边“少”象沙粒形。本义:极细碎的石粒)(2) 同本义沙,水中散石也。——《说文》。字亦作砂。于沙。——《易·需》。荀注:“水中之刚。故曰沙。”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状,粟焉。如屑尘厉。——《管子·地员》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北山经》红壁丹沙。——《楚辞·招魂》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李白《古风》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 又如:沙芦(泥沙里的芦苇);沙砾(细沙和碎石。也作砂砾);沙坛(沙祭坛);沙路;沙堤;沙痕(沙上的痕迹);沙泉(沙上涌出的泉水);沙府(铺沙的墓穴)(4) 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凫鷖在沙。——《诗·大雅·凫鷖》(5) 又如:沙线(地图上表明航道上暗滩的虚线);沙涂(沙泥沉积而成的浅滩);沙步(沙滩边渡口);沙洪(由流沙淤积而成的大暗滩);沙路(沙滩上的路;沙石路);沙际(沙滩或沙洲边);沙屿(沙滩和小岛);沙碛(沙滩;沙洲)(6) 沙地;水边可耕之地 。如:沙民(沙田上耕作的民丁);沙丁(沙田民户中的丁男);沙裙(沙田边缘的荒地);沙压(被流沙覆盖的耕地);沙坑(流沙淤积的洼地);沙埚(低洼的沙地);沙荒地(由大风或洪水带来大量沙粒而形成的不能耕种的沙地)(7) 沙漠 。如:沙衍(沙漠);沙度(越过沙漠);沙莽(广阔的沙地,大漠);沙朔(北方沙漠之地,塞北);沙陲(边陲沙漠之地);沙区(沙漠地区);沙西(泛指远方沙漠地带以西的地区);沙外(大漠以北);沙塞(沙漠边塞);沙塞子(生长在塞外沙漠地带的胡人)(8) 由蒸制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品 。如:豆沙(9) 姓。如:沙三(泛指人名。在元剧中和“五留”同用。犹言“张三”、“李四”)(10) 古有时通“纱”。指绢之轻细者素沙者今之白缚也,……今世有沙縠者,名出于此。——《周礼·天官·内司服》郑注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形容词(1) 沙哑的,嘶哑的 。如:沙喉咙(嘶哑的嗓子);沙嗄(沙涩。嘶哑不圆润)(2) 粗糙 。如:沙壳子(质粗劣的小铜钞);沙模儿铜钱(即沙钱,质地粗劣的小铜钱);沙涩(粗糙)(3) 粗野;粗俗 。如:沙块(粗野之人)(4) 颗粒松散如沙状 。如:沙糖;沙瓤(呈细粒状的松散瓜瓤)(5) 〈方〉∶雌性的 。如:沙牛(6) 另见shàshà动词(1) 〈方〉∶摇动,使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如:把米里的稗子沙一沙(2) 另见sh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