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沙的词语
- 101、沙埋:1沙尘暴以排山倒海的势头向前移动,下层的沙粒在狂风驱动下滚滚向前。
- 102、沙坻:犹沙堤。
- 103、沙涌: 沙涌shāyǒng (1) 洪涨期间由于河水被压至堤防下面,通过透水砂土层,因而形成的从河堤后面的土地涌出的直径有时可达几米的泡沸泉 英 sand boil
- 104、沙浅儿:即沙锅浅儿。详"洋锅浅儿"。
- 105、沙汏:亦作'沙汏'。淘汰;拣选。
- 106、沙饧:麦芽糖。
- 107、沙尾:滩尾,沙滩的边缘。
- 108、沙岗: 1.亦作"沙岗"。 2.长而高的沙丘。
- 109、沙扬娜拉:《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这首诗的作者是徐志摩,它也是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首。
- 110、沙区:沙漠地区。
- 111、乾村沙:粗丑。亦指粗丑之人。
- 112、钻沙:比喻隐而不见。
- 113、锥沙: 1.见"锥画沙"。
- 114、锥画沙: 1.形容书家的藏锋笔法。
- 115、沙篆:沙石上呈现的篆书似的条纹。
- 116、沙箸: 1.亦作"沙筯"。 2.一种植物,多生于海滩中。
- 117、沙筯: 1.亦作"沙筯"。 2.一种植物,多生于海滩中。
- 118、沙麻竹: 1.亦作"沙摩竹"。 2.竹的一种。根蟠节大,干厚实而坚,可削作弓弩,大者可作茅屋椽梁。
- 119、朱沙: 1.即朱砂。
- 120、沙洲草: 沙洲草的拉丁名字和英文名字都是高贵的肝脏草的意思。
- 121、沙州: 沙州shā zhōu (1) 江河里泥沙淤积成的小片陆地 例 然小孤之旁,颇有沙州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英 bar;cay;sandbank;sandbar
- 122、沙质: 沙质shāzhì (1) 多沙,含沙;充满沙;用沙覆盖;散布着沙 英 sandy
- 123、沙沚:水中小沙洲。
- 124、沙蒸:谓沙滩或沙地上闷热如蒸。
- 125、蒸沙作饭:要把沙子蒸成饭。原为佛家语,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
- 拼音shā,shà
- 注音ㄕㄚ,ㄕㄚˋ
- 笔划7
- 繁体沙
- 五笔IITT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shā名词(1) (会意。从水,从少。《说文》:“水少沙见。”金文字形,左边是水,右边“少”象沙粒形。本义:极细碎的石粒)(2) 同本义沙,水中散石也。——《说文》。字亦作砂。于沙。——《易·需》。荀注:“水中之刚。故曰沙。”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状,粟焉。如屑尘厉。——《管子·地员》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北山经》红壁丹沙。——《楚辞·招魂》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李白《古风》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 又如:沙芦(泥沙里的芦苇);沙砾(细沙和碎石。也作砂砾);沙坛(沙祭坛);沙路;沙堤;沙痕(沙上的痕迹);沙泉(沙上涌出的泉水);沙府(铺沙的墓穴)(4) 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凫鷖在沙。——《诗·大雅·凫鷖》(5) 又如:沙线(地图上表明航道上暗滩的虚线);沙涂(沙泥沉积而成的浅滩);沙步(沙滩边渡口);沙洪(由流沙淤积而成的大暗滩);沙路(沙滩上的路;沙石路);沙际(沙滩或沙洲边);沙屿(沙滩和小岛);沙碛(沙滩;沙洲)(6) 沙地;水边可耕之地 。如:沙民(沙田上耕作的民丁);沙丁(沙田民户中的丁男);沙裙(沙田边缘的荒地);沙压(被流沙覆盖的耕地);沙坑(流沙淤积的洼地);沙埚(低洼的沙地);沙荒地(由大风或洪水带来大量沙粒而形成的不能耕种的沙地)(7) 沙漠 。如:沙衍(沙漠);沙度(越过沙漠);沙莽(广阔的沙地,大漠);沙朔(北方沙漠之地,塞北);沙陲(边陲沙漠之地);沙区(沙漠地区);沙西(泛指远方沙漠地带以西的地区);沙外(大漠以北);沙塞(沙漠边塞);沙塞子(生长在塞外沙漠地带的胡人)(8) 由蒸制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品 。如:豆沙(9) 姓。如:沙三(泛指人名。在元剧中和“五留”同用。犹言“张三”、“李四”)(10) 古有时通“纱”。指绢之轻细者素沙者今之白缚也,……今世有沙縠者,名出于此。——《周礼·天官·内司服》郑注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形容词(1) 沙哑的,嘶哑的 。如:沙喉咙(嘶哑的嗓子);沙嗄(沙涩。嘶哑不圆润)(2) 粗糙 。如:沙壳子(质粗劣的小铜钞);沙模儿铜钱(即沙钱,质地粗劣的小铜钱);沙涩(粗糙)(3) 粗野;粗俗 。如:沙块(粗野之人)(4) 颗粒松散如沙状 。如:沙糖;沙瓤(呈细粒状的松散瓜瓤)(5) 〈方〉∶雌性的 。如:沙牛(6) 另见shàshà动词(1) 〈方〉∶摇动,使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如:把米里的稗子沙一沙(2) 另见shā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