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泄的词语

  • 101、输泄:通漏外泄。
  • 102、渗泄: 泄露;泄漏。 指侵蚀财货。 中医谓利尿。
  • 103、濡泄:濡泻。
  • 104、融泄: 1.亦作"融泄"。 2.流动貌。
  • 105、融融泄泄: 见“融融泄泄 ”。
  • 106、溶泄:晃动貌;荡漾貌。
  • 107、溶溶泄泄: 见“溶溶曳曳 ”。
  • 108、倾泄: 倾泄qīngxiè (1) 大量地落下 英 drop down in torrents
  • 109、桥泄: 骄溢,傲慢。桥,通“憍 ”。
  • 110、泄殖腔: 某些鱼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动物等的肠道、输尿管和生殖腺的开口都在一个空腔里,这个空腔叫做泄殖腔。
  • 111、泄氣: 泄气xièqì (1) 自气球或轮胎中排出空气或其他气体 英 deflate (2) 泄劲 英 lose heart
  • 112、脾泄: 1.中医学病名。由于脾脏关系所致的腹泻。
  • 113、披泄: 陈述发泄。
  • 114、喷云泄雾:形容云霭缭绕山岳的景象。
  • 115、排泄: 排泄páixiè (1) 生物把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 例 不消化的食物都被排泄了 英 excrete;defecate (2) 使多余的水排出 例 排泄不畅 英 drain
  • 116、欧泄: 1.亦作"欧泄"。 2.上吐下泻。
  • 117、沤泄:呕吐腹泻。
  • 118、呕泄: 1.吐泻。
  • 119、泄怒: 泄怒xiènù (1) 把愤怒、烦恼或呕气情绪都往某人身上发泄 例 因为他们悲观失望,所以彼此埋怨互相泄怒 英 take it out on
  • 120、泄慢:轻慢。泄,通"媟"。
  • 121、慢泄:犹轻浮。
  • 122、漫泄: 水满外流。
  • 123、泄漏: 泄漏xièlòu (1) 泄露机密、秘密 英 transpire;divulge (2) 液体或气体排出、漏掉 英 leak
  • 124、天机不可泄漏: 1.亦作"天机不可泄露"。 2.指某些机密的事情﹐不到时机﹐不能公开。
  • 125、水泄不漏: 犹言滴水不漏。形容说话慎密。
  • 拼音xiè,yì
  • 注音ㄒㄧㄝˋ,ㄧ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ANN
  • 五行

基本释义

xiè动词(1) (形声。从水,世声。本义:泄水。在江西)(2) 假借为“歇”。发泄;发散运物之泄也。——《庄子·山木》。司马注:“发也。”穷岫泄云。——左思《魏都赋》。注:“犹出也。”宗气泄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注:“谓发泄也。”精泄于目。——《淮南子·本经》惠此中国,俾民忧泄。——《诗·大雅·民劳》蓄泄数千载。——李白《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3) 又如:泄宣(宣泄,宣露);泄冤(表白或洗雪冤屈);泄写(宣泄,倾吐。写,同“泻”)(4) 排出振河海而不洩。——《礼记·中庸》泻出于两峰之间。——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5) 又如:泄洪;泄水道;泄水坝;泄水闸(6) 腹泻金郁泄之。——《素问·六元正经大论》。注:“谓渗泄也。”(7) 又如:泄溺(大小便);泄下(水泻,腹泻);泄利(泄痢。水泻;痢疾。利,通“痢”);泄注(腹泻);泄药(泄剂。泻药)(8) 泄漏;泄露言若泄臣不获死。——《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阴重不泄。——《史记·万石张叔传》(9) 又如:泄了陶(露了底);泄口(谓言语泄露);泄风(泄漏消息)(10) 物体由孔穴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落泪便如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1) 又如:泄涕(犹流泪)(12) 混杂 。如:泄用(混合);泄横(纷杂飞散)(13) 通“殜”。狎侮;轻慢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孟子·离娄下》憍泄者,人之殃也。——《荀子·荣辱》(14) 又如:泄慢(轻慢);泄渎(轻慢,亵渎)名词(1) 病症名 。如:泄风(中医病症名)。(2) 指风邪久入腠理间,以致出现汗泄不止、口干、身痛的病症(3) 皮肤长小疙瘩并有瘙痒的病症|yì动词(1) (形声。从水,世声。本义:泄水。在江西)(2) 假借为“歇”。发泄;发散运物之泄也。——《庄子·山木》。司马注:“发也。”穷岫泄云。——左思《魏都赋》。注:“犹出也。”宗气泄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注:“谓发泄也。”精泄于目。——《淮南子·本经》惠此中国,俾民忧泄。——《诗·大雅·民劳》蓄泄数千载。——李白《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3) 又如:泄宣(宣泄,宣露);泄冤(表白或洗雪冤屈);泄写(宣泄,倾吐。写,同“泻”)(4) 排出振河海而不洩。——《礼记·中庸》泻出于两峰之间。——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5) 又如:泄洪;泄水道;泄水坝;泄水闸(6) 腹泻金郁泄之。——《素问·六元正经大论》。注:“谓渗泄也。”(7) 又如:泄溺(大小便);泄下(水泻,腹泻);泄利(泄痢。水泻;痢疾。利,通“痢”);泄注(腹泻);泄药(泄剂。泻药)(8) 泄漏;泄露言若泄臣不获死。——《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阴重不泄。——《史记·万石张叔传》(9) 又如:泄了陶(露了底);泄口(谓言语泄露);泄风(泄漏消息)(10) 物体由孔穴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落泪便如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1) 又如:泄涕(犹流泪)(12) 混杂 。如:泄用(混合);泄横(纷杂飞散)(13) 通“殜”。狎侮;轻慢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孟子·离娄下》憍泄者,人之殃也。——《荀子·荣辱》(14) 又如:泄慢(轻慢);泄渎(轻慢,亵渎)名词(1) 病症名 。如:泄风(中医病症名)。(2) 指风邪久入腠理间,以致出现汗泄不止、口干、身痛的病症(3) 皮肤长小疙瘩并有瘙痒的病症|动词(1) (形声。从水,世声。本义:泄水。在江西)(2) 假借为“歇”。发泄;发散运物之泄也。——《庄子·山木》。司马注:“发也。”穷岫泄云。——左思《魏都赋》。注:“犹出也。”宗气泄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注:“谓发泄也。”精泄于目。——《淮南子·本经》惠此中国,俾民忧泄。——《诗·大雅·民劳》蓄泄数千载。——李白《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3) 又如:泄宣(宣泄,宣露);泄冤(表白或洗雪冤屈);泄写(宣泄,倾吐。写,同“泻”)(4) 排出振河海而不洩。——《礼记·中庸》泻出于两峰之间。——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5) 又如:泄洪;泄水道;泄水坝;泄水闸(6) 腹泻金郁泄之。——《素问·六元正经大论》。注:“谓渗泄也。”(7) 又如:泄溺(大小便);泄下(水泻,腹泻);泄利(泄痢。水泻;痢疾。利,通“痢”);泄注(腹泻);泄药(泄剂。泻药)(8) 泄漏;泄露言若泄臣不获死。——《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阴重不泄。——《史记·万石张叔传》(9) 又如:泄了陶(露了底);泄口(谓言语泄露);泄风(泄漏消息)(10) 物体由孔穴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落泪便如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1) 又如:泄涕(犹流泪)(12) 混杂 。如:泄用(混合);泄横(纷杂飞散)(13) 通“殜”。狎侮;轻慢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孟子·离娄下》憍泄者,人之殃也。——《荀子·荣辱》(14) 又如:泄慢(轻慢);泄渎(轻慢,亵渎)名词(1) 病症名 。如:泄风(中医病症名)。(2) 指风邪久入腠理间,以致出现汗泄不止、口干、身痛的病症(3) 皮肤长小疙瘩并有瘙痒的病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