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济的词语

  • 176、营济:救济。
  • 177、医济:医治。
  • 178、养济:供养周济。
  • 179、淹济:渊深美好。
  • 180、旋济: 1.犹归止。
  • 181、协济: 1.同心协力,互相支持。 2.友援;救济;接济。 3.旧时地方政府按中央命令将所征税款协助其他地方政府的部分。
  • 182、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xiǎonóng jīngjì (1) 农民的个体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生产力低,在一般情况下只能进行简单的再生产 英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small-scale farming by individual owners
  • 183、宵济: 1.夜间渡水。
  • 184、详济:犹博大。
  • 185、相克相济:互相制约而又互相促进。
  • 186、相呴相济:谓互相救助。语本《庄子.大宗师》:'相呴以湿。'
  • 187、相济:互相帮助﹑促成。互相调济。
  • 188、下济: 1.利泽下施,长养万物。 2.指君王施恩惠于臣下百姓。
  • 189、遐济: 1.谓渡过广阔的河流。 2.普及。
  • 190、无济: 无济wújì (1) 即“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例 迄无济。——《聊斋志异·促织》 英 be of no use;be of no help
  • 191、文章经济: 文章和经世济民之才。
  • 192、未济:《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离上坎下。 未成,没有成功。 渡河未到岸或尚未渡河。未得到救助。
  • 193、同心协济:亦作'同心协济'。 谓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 194、同恶相济: 同恶相济tóng’è-xiāngjì (1) 同是恶人而彼此互相济助,为非作歹 例 暨诸葛诞滔天作逆,称兵扬楚,钦咨捕罪,同恶相济。——《晋书》 英 sharing the evil and assisting the cause;the wicked support the wicked
  • 195、同济: 同舟渡水。
  • 196、通济:开朗豁达。融通调济。往来通达。
  • 197、顺济: 1.顺利地渡过。 2.顺利,通畅。
  • 198、世济:世代继承。
  • 199、事济: 1.事业完成;事情办成功。 2.犹事情。
  • 200、实济:实际成效。
  • 拼音jì,jǐ
  • 注音ㄐㄧˋ,ㄐㄧ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YJH
  • 五行

基本释义

jì形容词(1) 众多济济多士。——《左传·成公二年》(2) 又如:人才济济;济济(众多);济济一堂(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济济彬彬(形容人才众多且文雅有礼)(3) 整齐美好的样子四骊济济。——《诗·齐风·载驱》(4) 又如:济然;济楚(整齐清洁);济济(整齐美好的样子)(5) 另见jìjǐ动词(1) 渡过水流济乎江湖。——《楚辞·屈原·涉江》济河,围令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直挂云帆济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2) 又如:同舟共济;济胜之具(指能登山涉水的健康身体);济水(渡水);济涉(渡水);济运(渡水运输)(3) 帮助;救助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欧阳修《朋党论》惟以周穷济乏为事。——《晋书·何攀传》济师来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4) 又如:济人利物;济拔(从险恶的境地中救出);济惠(济会,济惠。周济,照顾);济物(帮助他人);济时(匡救时世)(5) 拯救;救济杀黑龙以济冀州。——《淮南子·览冥》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三国志·方伎传》(6) 又如:济护(救护);济恤(救济);济救(救济);济众(救济众人);济难(拯救时难);济施(救济施舍)(7) 有益;成(多用于否定);发挥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刘邵《人物志》臼杵之利,万民以济。——《易·系辞下》(8) 又如:无济于事;人少了不济事;济事(顶用)(9) 成就必以忍,其乃有济。——《书·君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后汉书·荀彧传》以济大事。——《资治通鉴》共济世业。事之不济。(10) 又如:济胜(取胜);济勋(济功。成就功业);济办(成功地把事办妥);济克(成功)(11) 停;止三月春风不济。——《淮南子·时则》(12) 增加盍请济师于王。(盍:为什么不。)——《左传·桓公十一年》(13) 弥补又因中国文字太难,只得用图画来济文字之穷的产物。——鲁迅《且介亭杂文》(14) 及,比得上果然我们就不济凤丫头了?——《红楼梦》(15) 成;可以所言之事济否?——《警世通言》名词渡口,过河的地方川既漾(水流长)而济深。——王粲《登楼赋》形容词(1) 整齐,漂亮 。如:济楚(整整齐齐;整洁;雅致;潇洒;端庄);济美(承继先人美好的事业)(2) 能干,中用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西游记》(3) 另见j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