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海的词语

  • 51、复海移山:复海移山,汉语成语,拼音是fù hǎi yí shān,意思是翻转大海,移动大山。
  • 52、为人四海: 形容人的心胸宽广,像大海一样。
  • 53、人心如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宰相肚里能撑船。人要有包容之心,不要什么事都斤斤计较。心如海就是心要向大海一样宽广。
  • 54、海洋能: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
  • 55、居延海:居延海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
  • 56、海归:指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留学归国人员。
  • 57、海州:即臭梧桐。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 58、海天一色:1.海和天成为一种颜色。比喻海和天都很广阔,一眼望不到边,好像连在一起一样。2.由深圳市中信军鹏投资有限公司开发的海天一色背山面海坐落风水宝地,是区内难得的高尚住宅。
  • 59、江海士:指志在江海不肯做官的隐士。
  • 60、海底四宝:据新华严经卷五十一载,海底有四种炽然光明大宝,性极猛热,能饮缩由百川注入大海之无量大水,致使大海无有增减;以之比喻如来之大智慧海亦有四种大智慧宝,具足无量威德光明,能令众生截爱欲之流,破除愚痴之暗。
  • 61、威动海内: 《荀子·强国》:“威动海内,强殆中国。”
  • 62、双龙出海:两条龙。 称誉同时著名的两个人﹐多指兄弟。著名的有东汉许虔﹑许邵﹐南朝梁谢举﹑谢览﹐柳惔﹑柳悦﹐唐乌承玼﹑乌承恩等。 相传晋代张华见斗﹑牛二星之间常有紫气﹐推知豫章丰城有宝剑。张华派雷焕到丰城﹐掘狱屋基﹐得宝剑二把。张华和雷焕各得其一。后张华被诛﹐其剑顿失。雷焕卒﹐雷焕之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下水取剑﹐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后以'双龙'用为宝剑之典。
  • 63、云垂海立:形容文辞气魄极大。
  • 64、深渊海马:神武手游95级宠物之一。
  • 65、石海:在寒冻风化作用下, 岩石遭受崩解破坏, 形成大片巨石角砾, 就地堆积在平坦的地面上, 形成石海。
  • 66、海外藏书: 海外藏书的收编是为了保全人类文学遗产,批判整理禁毁书系。
  • 67、海外赤子: 那些人在海外,但仍然心系祖国并充满爱国、报国之心的青年人。
  • 68、海南戏: 琼剧。
  • 69、龙腾四海: 比喻一个人在各个领域都能大展身手。
  • 70、龙投大海: 明·周楫《西湖二集·寄梅花鬼闹西阁》:“这一去正如龙投大海,虎奔高山。”
  • 71、海龙:传说海中的龙神。
  • 72、强龙入海:一股新势力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 73、学海无边: 学海无边xué hǎi wú biān (1) 广大而看不到边际 英 boundless;vast;limitness
  • 74、海恩法则:喻恩义深厚。
  • 75、义山恩海:恩义深重,如山高海深。
  • 拼音hǎi
  • 注音ㄏㄞ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TXU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4) 海水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11) 大口,大嘴巴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形容词(1) 很多的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