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涣的词语
- 1、央涣:请托,央求。
- 2、收回成涣:比喻君主发号施令,如汗出于身,难于收回。
- 3、王之涣: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淩(一作季凌,一作季陵),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
- 4、紫涣:诏书。涣,散。比喻皇帝令出必行,如汗出于肤,不可复收。
- 5、漪涣:指粼粼波光。
- 6、懈涣:懈怠涣散。
- 7、消涣:犹言涣然冰释。
- 8、渥涣:谓厚恩。
- 9、澌涣:消散。
- 10、散涣: 形容水四散而流。 引申指团体或民心涣散松懈。 分布。
- 11、叛涣: 1.亦作"叛涣"。 2.凶暴跋扈。 3.指叛涣者。
- 12、判涣:分散;散漫。
- 13、泮涣:融解;分散;涣散。自由放纵,无拘束。
- 14、畔涣: 1.亦作"畔换"。亦作"畔涣"。 2.跋扈,专横暴戾。 3.取舍;求取。 4.违离,改易。
- 15、离涣: 1.犹涣散。
- 16、人心涣漓:形容人心不齐
- 17、思维涣散: 思维不集中。
- 18、精神涣散:形容精神分散不集中。
- 19、人心涣散: 人心涣散rénxīn-huànsàn (1) 涣散:散漫,松懈。形容人心不齐 例 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骚动。——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 英 people are of different minds
- 20、涣然冰消:涣然冰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uàn rán bīng xiāo。
- 21、涣鳞:水的波纹。
- 22、涣渥:谓帝王的恩泽。
- 23、涣落:涣散败落。
- 24、涣靡:散漫。
- 25、涣扬:宣扬。
- 拼音huàn
- 注音ㄏㄨㄢˋ
- 笔划10
- 繁体涣
- 五笔IQMD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水,奂(huàn)声。本义:流散,离散)(2) 同本义涣,流散也。——《说文》方涣涣兮。——《诗·郑风·溱洧》涣者离也。——《易·序卦传》则涣然离矣。——《汉书·刑法志》涣兮。——《老子》。注:“涣者解散。”涣乎成功。——《刘熊碑》功德涣彰。——《戚伯著碑》(3) 又如:涣然冰释(如冰之溶解消散。多用以指误会、疑难的消散);涣驰(涣散。分散,不集中);涣泮(消释,融化);涣衍(蔓延,扩散)(4) 帝王发布号令 。如:涣汗(流汗。比喻帝王的圣旨、号令,有如汗出于肤,无法收回);涣命(帝王的诏命);涣诏(帝王的恩诏);涣发(特指帝王发布号令);涣号(指帝王的旨令,恩旨)形容词(1) 水很大的清音应空谷,潜波涣寒塘。——吕同老《丹泉》(2) 又泛指盛貌纂辞奋笔,涣若不思。——韩愈文(3) 鲜明的。同“焕”涣烂兮其溢目也。——《后汉书·延笃传》(4) 又如:涣烂(光明灿烂的样子)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