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清的词语
- 1076、清静无为: 清静无为qīngjìng-wúwéi (1) 道家谓克制外欲,清神静心,顺应自然。后泛指一切事情听其自然,不强求 例 闻昔人君崇尚土木,孰若清静无为,邑人以康。——宋·王曾《谏作玉清昭应宫》 英 quiet and inaction
- 1077、清靖: 清净;清静。
- 1078、清警: 机智敏锐。 旧时帝王出行,清除道路,警戒行人。 清新而警策。
- 1079、清镜: 明镜。
- 1080、镜清: 1.镜面洁净。 2.比喻清明太平。
- 1081、清晶: 犹清明。
- 1082、清醒梦境: 清醒梦境,是一种人已经意识到自己在做梦的一种情况。
- 1083、三清境:道教语。指大罗天一气所化的天界,为三洞教主所居的最高仙境,即清微天玉清境,禹余天上清境,大赤天太清境。见《道教义枢》卷七。
- 1084、清虚境: 指月宫。 清净虚无的境界。指道观、道庵。
- 1085、清省白浄:亦作“清净白省”。 清醒。毫无醉意或睡意。
- 1086、清浄:1.亦作“清凈”。心境洁净,不受外扰。《战国策·齐策四》:“ 斶 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浄贞正以虞。”《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原宪 ﹞清浄守节,贫而乐道。” 唐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若 稹 之末学浅见,又安敢引喻古昔于阁下,独忆得近日故 裴兵部 之为人也,甄辨清浄,号为名流。” 宋陆游 《夏日独居》诗:“平生本清浄,垂老更肃然。”2.安定,不纷扰。《史记·秦始皇本纪》:“昭隔内外,靡不清浄,施於后嗣。” 唐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故夙夜孜孜,惟欲清浄,使天下无事。”《红楼梦》第五二回:“早也是去,晚也是去,早带了去,早清净一日。” 赵树理 《传家宝》三:“老人家!依我说你只用好吃上些好穿上些,过几年清净日子算了。”
- 1087、清浄无为: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同“清静無爲”。
- 1088、清浄身:指清净的佛身。
- 1089、清浄白省:亦作“清净白省”。 清醒。毫无醉意或睡意。
- 1090、清渭浊泾: 《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 1091、浊泾清渭:比喻是非善恶分明。
- 1092、渭浊泾清:泾水清,渭水浊。用以比喻事物和人品的差别。
- 1093、泾清渭浊:泾水清,渭水浊。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坏,显而易见。
- 1094、泾浊渭清:泾水浊,渭水清。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坏,显而易见。
- 1095、四清五净: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建立健全国库保粮制度,首先要求仓房要达到“四清五净”。
- 1096、源清流净:源:水的源头。水的源头清,下流的水也就清。指修身治国要从根本出发
- 1097、清净: 清净qīngjìng (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例 清净守节 英 clean,quiet (2) 安定,不纷扰 例 图清净 英 peace and quiet (3) 清洁纯净 例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英 clean and pure (4) 简明不繁 例 清净简易 英 concise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例 出家清净 英 quiet
- 1098、清净人: 诸佛之通称。
- 1099、清净自性: 清净自性就是佛教中常说的“一心”。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
- 1100、清净派: 反对男女双修的阴阳栽接之术。
- 拼音qīng
- 注音ㄑㄧㄥ
- 笔划11
- 繁体清
- 五笔IGEG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2) 同本义。与“浊”相对沧浪之水清兮。——《孟子》河水清且涟猗。——《诗·魏风·伐檀》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发之欲其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水尤清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3) 又如:清直(河水清澈顺流貌);清波(清澈的水流);清泚(清清的河水);清涟(清澈的细水波);清活活(水清澈而流动貌);清照(清澈明亮);清悠悠(清澈明亮貌);清深(水色清澈);清酤(清圣。清酒);清雨(清净的雨);清英(清酒);清茗(清茶)(4) 清洁;洁净;纯洁京室密清。——张衡《东京赋》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淮南子·原道》身中清。——《书·微子》太清之始也。——《淮南子·本经》伏清白以死直兮。——《楚辞·离骚》(5) 又如:清人(纯洁的人);清交(纯洁的交情);清休(纯洁美善);清行(纯洁的品行)(6) 清明视若清明。——《礼记·玉藻》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荀子·解蔽》。注:“明审也。”(7) 又如:清化(清明的教化);清治(清明的治绩)(8) 清凉清有余也。——《吕氏春秋·有度》其候清切。——《素问·五常正大论》。注:“大凉也。”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清风徐来。——明· 魏学洢《核舟记》(9) 又如:清快(清凉爽快);清风明月(清凉的风,明亮的月);清宫(清凉的宫室);清室(清凉的屋室);清软(清凉柔和)(10) 清冷,凄清渌水荡漾清猿啼。——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11) 清平;太平当纣之时,居 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孟子·万章下》(12) 又如:清世(清平盛世);清夷(清平安定)(13) 寂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14) 清雅高尚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15) 又如:清修如鹤(指人品高洁);清立(清高特立);清抗(清高超拔)(16) 清白正直清廉而谦者,宜歌风。——《史记·乐书》(17) 又如:清廉(清白廉洁);清心涂胆(心地清白,肝胆可照);清洁(贞洁);清操(清白的操守);清臣(志行清白的人)(18) 清静;恬静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淮南子》(19) 又如:清淡天和(清净淡泊,远离尘世);清冲(恬静淡泊);清佚(清静安逸)(20) 清正清徽雅量,众议攸归。——《晋书·殷浩等传论》吴郡张融,清抗绝俗,虽王公贵人,视之傲如也。——《南史》(21) 又如:清耿耿(清正耿直);清抗(清高正直);清良(清正贤良);清忠(清正忠诚);清徽(清正的风操。高雅的谈吐);清劲(清正刚直)(22) 清廉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书·舜典》少嗜学,履尚清鲠。——《新唐书·赵宗儒传》(23) 又如:清鲠(清廉鲠直):清俭(清廉俭朴);清头(清廉);清己(以清廉之德要求自己);清公(清廉公正)(24) 清香、清馨、清醇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25) 无余六月之内交清。——《广东军务记》(26) 清雅 。如:清微淡远(清雅深远;雅静悠远);清而不寒(清雅而不寒怆);清古(清雅古朴);清吟(清雅吟诵);清旨(清雅美好);清坐(清雅的席位)(27) 通“精”。纯粹清神生心,心生规,规生矩。——《管子·轻重己》其气不清则欲瞑。——《灵枢·大惑论》名词(1) 朝代名 。公元1616—1911年,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初名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视清季有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2) 滤去酒糟的甜酒(3) 又如:清酌庶羞(祭祀用酒和众多佳肴)(4) 通“圊”。粪槽,厕所修採清,易道路。——《荀子·王制》(5) 姓动词(1) 清理 。如:清定(清理考核);清宫(清理宫室);清剔(清理除去);清仓(清理仓库);清产核资(清理财产,核定资金)(2) 清除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汉书·晁错传》(3) 又如:清跸(帝王出行时清除道路,禁止行人;也作属某人管辖,不受别人侵扰的地盘,含敬意);清革(清除);清烟道(4) 付款结 。 如: 帐清了吗(5) 数 。如:清一清行李的件数 [查看更多]
Q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