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湖的词语
- 1、雁归湖滨,鸡落草棚:雁归湖滨,鸡落草棚比喻各有特点,各有各的生活习惯和归宿。也比喻有志气的人四海为家,没志气的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无所作为。
- 2、不若相忘于江湖: 放弃曾经的执著,各自生活,互不通音讯。
- 3、不如相忘于江湖: 不如两个人当做不认识,在江湖见面也当陌生人。
- 4、饮湖上初晴后雨:诗篇名。北宋苏轼作。共二首,第二首尤为著名,全文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中将晴、雨不同气候下的西湖比喻作不同妆饰的西子(西施),取譬生动自然,广为后人传诵。
- 5、星湖: 词语解释⒈ 在广东省肇庆市北。面积6平方千米,湖中长堤将湖分成波海湖、中心湖、东湖、湖光湖、青莲湖和里湖等六部分。湖滨有著名的七星岩(阆风、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阿坡岩)。风景如画,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6、休伦湖: 词语解释⒈ 北美洲五大湖之一。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面积约5.97万平方千米。盛产鱼类。湖区矿产丰富,是美、加两国重要工业区。
- 7、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词语解释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shēn zài jiāng hú,xīn cún wèi què ]⒈ 《吕氏春秋·审为》:“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后以“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指虽不居官,仍关怀朝政。引证解释⒈ 亦作“身在江湖,心悬魏闕”、“身在林泉,心怀魏闕”。引《吕氏春秋·审为》:“中山公子牟 谓 詹子 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他此时虽然是已经罣误,然而一言一动,仍不失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闕’的思想。”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而 施君 云倘要描写宫殿之类,《文选》就有用,忽然为描写 汉 晋 宫殿着想,真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阙’了。”《封神演义》第八回:“我老臣虽是身在林泉,心怀魏闕,岂知平地风波,生此异事。”《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总是老先生身在江湖,心悬魏闕,故尔忧愁抑鬱,现出此症。”
- 8、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词语解释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shēn zài jiāng hú,xīn xuán wèi què ]⒈ 见“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引证解释⒈ 见“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 9、南四湖: 词语解释⒈ 山东境内的南阳、独山、昭阳和微山四个相联的淡水湖泊的总称。面积1225平方千米。形状狭长,大部分水深不足1米。因洼地积水后不断演变而成。1960年在昭阳湖和微山湖间建二级坝枢纽工程,将全湖分为上下两级。
- 10、马拉开波湖: 词语解释⒈ 委内瑞拉西北端湖泊。面积33万平方千米,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盛产石油,有“石油湖”之称,开采量占全国75%。湖内可通大型海轮和油轮,湖口架有长8千米的拉斐尔乌达内塔大桥,沟通东西两岸石油城镇。
- 11、马拉维湖: 词语解释⒈ 非洲第三大湖。在东非裂谷带内。面积3.08万平方千米。湖形狭长,湖水很深。盛产鱼类和水禽。
- 12、两湖平原: 词语解释⒈ “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合称,两者以长江荆江段为分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 13、呼伦湖: 词语解释⒈ 内蒙古高原东北部的半咸水内陆湖。又名达赉湖。面积2000平方千米。鱼类资源丰富。湖滨为优良牧场。
- 14、湖广熟,天下足: 湖南、湖北两省盛产稻米,两湖丰收,则天下粮足。
- 15、湖光: 词语解释⒈ 湖水泛出的波光。例湖光山色。十里湖光一叶舟。国语辞典湖光[ hú guāng ]⒈ 日光映照在湖面上所产生的光影。例如:「湖光潋滟」。
- 16、湖天春色图: 词语解释⒈ 中国画。清代吴历作。纸本立轴。浅设色。画面为湖滨一角,远景青山朦胧,近景绿树夭矫,水鸟或栖息岸边,或飞翔波上。构图注意透视,皴染精细工丽,意境恬澹清雅。
- 17、洪湖革命根据地: 词语解释⒈ 见“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 18、舄湖:舄湖是一种因为海湾被沙洲所封闭而演变成的湖泊,所以一般都在海边。这些湖本来都是海湾,后来在海湾的出海口处由于泥沙沉积,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继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因而成为湖泊。
- 19、神湖:本名“红碱淖”,又称“昭君泪”。 红碱淖的“淖”是蒙古族语,是水泊、湖泊的意思。
- 20、潟湖:海水冲积土地时,所挟带的泥沙堆积成沙洲,使沙洲与陆地间的海水不易与外海沟通而形成的湖泊,称为「潟湖」。
- 21、咸湖:盐度大于千分之三十五的湖泊
- 22、圣湖:玛旁雍措、纳木措和羊卓雍措是西藏三大圣湖。“措”在藏语里就是“湖”的意思。
- 23、柘湖:唐代遗址在今松江区以南、奉贤东部、金山区中南部、浙江平湖东部,杭州湾北岸地区。
- 24、琴湖:沈阳理工大学替代吧
- 25、日内瓦湖:日内瓦湖(法方称莱芒湖)是阿尔卑斯湖群中最大的一个。
- 拼音hú
- 注音ㄏㄨˊ
- 笔划12
- 繁体湖
- 五笔IDEG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水,胡声。本义:陆地上聚积的大水体)(2) 湖泊,积水的大泊湖,大陂也。——《说文》扬州浸有五湖。浸,川泽所仰以灌溉也。——《周礼·职方》。按:古言鸿隙大陂,言汪汪千顷陂,皆谓大池也。凡大泽蓄水,南方名曰湖。”江海陂湖园池。——《汉书·元帝纪》。注:“深水也。”战于五湖。——《国语·越语》(3) 又如:湖池(湖泊池沼);湖胶(湖水结冰);湖埭(湖的堤坝);湖海(湖与海的合称;泛指天下之地)(4) 古州名 。隋仁寿二年置,治所在今浙江省吴兴县。指浙江省的湖州市。如:湖丝(浙江湖州市生产的蚕丝)(5) 古县名 。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6) 古水名 。在河南省灵宝县西南,发源于夸父山,北流入黄河(7) 指湖南,湖北 。如:两湖两广;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湖北两省盛产稻米,两湖丰收,则天下粮足)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