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湿的词语

  • 51、湿淫:是指湿气过甚。
  • 52、湿人:指诗人,音译。
  • 53、湿冷:指潮湿寒冷的天气使人的体感温度大幅低于所处环境的空气温度的一种气候特点。
  • 54、湿租:一种租赁方式,在租赁设备、交通工具等时,同时配备操纵、维修人员:中国民航向国际市场~大型客机。
  • 55、湿暗:形容现象,潮湿且阴暗。
  • 56、湿痰发热:湿痰内郁而致之发热
  • 57、湿地: 湿地shīdì (1) 富含土壤水分的土地(如沼泽、泥炭地) 英 wetland
  • 58、湿气重: 湿气重有内湿和外湿之分。
  • 59、湿气: 湿气shīqì (1) 液体(如水)以比较微小的量散发或凝结并弥散在气体中成为一种看不见的蒸气或是雾;特指大气的水汽 英 moisture (2) 中医指湿疹、手癣、脚癣等症 英 eczema
  • 60、湿疹: 湿疹shīzhěn (1) 神经系统机能障碍引起的皮肤发红,发痒,形成丘疹或水泡的病 英 eczema
  • 61、湿湿:小解。
  • 62、湿奥:潮湿温暖,暖和。奥,通"燠"。
  • 63、湿渍渍: 1.湿漉漉。
  • 64、湿薄: 1.低劣。
  • 65、湿风: 湿风shīfēng (1) 一种经常随之降雨或雪的风 英 wet wind
  • 66、湿化: 1.佛教语。指湿生与化生。
  • 67、湿家:中医称患湿气病的人。
  • 68、湿度计: 湿度计shīdùjì (1) 通常通过测量电阻率来确定材料(如木材,面粉,土壤或烟草等)湿度百分比的仪器 英 moisture meter (2) 自动记录大气湿度变化的仪器 英 hygrograph (3) 测量大气湿度的几种仪器中的任何一种 英 hygrometer
  • 69、湿下: 1.亦作"湿下"。 2.指声音低微。
  • 70、湿银: 1.形容镜光。 2.指水中月光。
  • 71、湿疫: 1.亦作"湿疫"。 2.受暑热与湿气而引起的疾病。
  • 72、湿挝挝: 1.犹湿漉漉。
  • 73、湿响: 1.亦作"湿响"。 2.谓声响低沉。
  • 74、湿阴: 1.汉侯国名。
  • 75、湿热: 湿热shīrè (1) 潮湿炎热 例 湿热天气在这个地区很普遍 英 hot and humid
  • 拼音shī
  • 注音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IJOG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会意兼指事。从水,顯(xiǎn或jìn)声。本义:潮湿)(2) 同本义溼,幽溼也。从水,一所以覆也。覆土而有水,故溼也。——《说文》肾其畏溼。——《素问·五常正大论》。注:“溼,土气也。”必因角干之溼以为之柔。——《考工记·弓人》。注:“溼,犹生也。字多以濕为之。”濕,濕水,也东郡东武阳入海。从水,濕声。 桑钦云,出平原 高唐。——《说文》。按,本指水名,假借为濕。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孟子·公孙丑上》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3) 又如:湿洳(低湿);湿渍渍(湿漉漉);湿风(湿润的风);湿薪(潮湿的柴薪);湿浸浸(湿答答。形容潮湿的样子或给人以潮湿的感觉);湿渌渌(潮湿的样子)(4) 迟缓;不通畅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力贵突,智贵卒。得之则儵为上,胜之则湿为下。——《吕氏春秋》。高诱注:“湿犹迟久之也。”动词沾湿,淋湿散入珠帘湿罗幕,孤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清· 周容《芋老人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