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滞的词语
- 226、滞愤: 1.积愤。
- 227、废滞: 1.废置不用;废弃。亦指被废弃的人或被搁置的事。 2.偃伏。 3.停滞。
- 228、剖烦析滞:指剖析和解决烦杂疑难的问题。
- 229、厄滞:艰难阻塞。
- 230、思力滞钝: 思考的能力已经不敏捷。
- 231、滞钝:迟钝。反应不灵敏。
- 232、钝滞: 钝滞dùnzhì (1) 迟钝呆滞;不锐利 例 钝滞的眼光 英 dull and vague (2) 不锋利 例 变钝滞为锋利 英 blunt
- 233、滞淀:沉淀,积淀。
- 234、觝滞:迟钝;不灵活。 唐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往时读书,自以不至觝滞,今皆顽然无復省録。” 清刘大櫆 《赠张清少序》:“而﹝ 清少 ﹞好与贤俊交游,与之语,欣然喜,豁然胸中,畧无有觝滞。”一本作“ 抵滞 ”。
- 235、抵滞:迟钝,不灵活。
- 236、滞呆:迟缓;呆滞。
- 237、空间呆滞: 一种超能力,范围是以使用者为圆心的5M范围内。
- 238、呆滞: 呆滞dāizhì (1) 行动、动作或反应迟钝的 例 他那呆滞的头脑 英 dull (2) 无表情的 例 跳着舞,眼光呆滞,无精打采 英 vague (3) 经济上不活跃或商品、股票等滞销的 例 呆滞的市面 英 sluggish;idle
- 239、麤滞: 指粗渣。
- 240、粗滞:指粗渣。
- 241、磁滞:在磁化和去磁过程中,铁磁质的磁化强度或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总是落后于磁场强度变化的现象。
- 242、滞耻:谓久未洗雪的耻辱。
- 243、痴滞: 痴滞chīzhì (1) 痴愣发呆 例 神情痴滞 英 dull
- 244、迟滞: 迟滞chízhì (1) 迟缓不进,停滞不前 例 经济发展时有迟滞 英 slow-moving;sluggish
- 245、沉滞: 沉滞chénzhì (1)凝滞,不够流畅 英 stagnant
- 246、缠滞:纠缠黏滞。
- 247、逋滞: 1.积压不流通。 2.指拖欠的赋税。
- 248、病滞: 1.犹郁滞。
- 249、鄙滞:蔽固阻滞。
- 250、滞笨:形容人行动迟缓或者思考迟钝。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2
- 繁体滯
- 五笔IGKH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水,带声。本义:水流不畅)(2) 同本义滞,凝也。——《说文》凡珍异之有滞者。——《周礼·廛人》淹回水而凝滞。——《楚辞·涉江》流而不滞。——《淮南子·时则训》(3) 积压。长期积存,未作处理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周礼·泉府》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新唐书》(4) 又如:滞狱(指因积压或拖延未予审决的案件);滞讼(积压的讼案);滞积(积压);滞货(积压的货物)(5) 停止;阻塞;静止是故能天运地滞,轮转而无废。——《淮南子·原道训》(6) 又如:滞用(停止运用);滞淹(闭塞,不通畅);滞越(阻塞);滞著(阻塞;不能宣泄)(7) 郁积气不沈滞。——《国语·周语》。注:“积也。”得此佳作,终日喜快,滞闷冰释。——宋· 苏轼《与王定国书》(8) 又如:滞念(凝结在心中的思念);滞思,滞想(凝聚心头的想念);滞怒(积于心中的愤怒);滞气(郁积之气);滞愤(积愤)(9) 凝聚,积聚戚戚多滞念,置酒宴所欢。——晋· 陆机《拟青青陵上柏》(10) 又如:滞念(心中凝结的思念);滞血(淤积的血液);滞底(凝集)(11) 陷入;沉抑卿方当富贵,必不容久滞屈。——《南史》(12) 又如:滞羽(喻陷于困境不能施展才能的人);滞抑(受压制);滞屈(贤人沉抑,不得升进);滞淹(人沉抑于下而不得升进)(13) 暂时停留于某处;逗留几宵因月滞三湘。—— 姚鹄《送黄颇归袁》(14) 又如:滞淫(长期旷废;长久停留;久雨不停);滞游(久游未归);滞客(久处下位而未得升迁的人)(15) 遗落;遗漏此有滞穗。——《诗·小雅·大田》(16) 又如:滞器(遗漏未用的人才)形容词(1) 久,长期敢告滞积以纾执事。——《国语·鲁语》。注:“久也。”且眩瞀滞疾,不堪久待。——《后汉书·韦彪传》(2) 又如:滞病(久病);滞疾(久病);滞役(长期供职);滞耻(久未洗雪的耻辱)(3) 反应迟钝;缺乏活力、生气或成效卿年少壮,而心力多滞。——《金史·宗尹传》(4) 又如:滞碾人(言语、行为愚笨的人);滞夯(不灵便);滞拙(迟钝笨拙);滞色(面带晦气);滞晦(呆滞而暗淡)(5) 固执;拘泥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明· 吕坤《别尔赡书》(6) 又如:滞固(固执而不变通);滞执(固执;不通达);滞隅(谓偏执一端);滞痼(拘执);滞疑(拘泥和疑虑)(7) 深奥;不易通晓弘正特善玄言,兼明释典,虽硕德名僧,莫不请质疑滞。——《南史》(8) 又如:滞例(难解的条例);滞说(难理解的说法);滞义(疑难的意义)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