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灭的词语

  • 126、多念灭罪:多念灭罪谓称念佛名,可消灭罪障;若于一念间即可灭罪者,称为一念灭罪;若于二念以上称名而灭罪者,则称为多念灭罪。
  • 127、欺师灭祖:欺负师傅与背叛祖先。形容背弃原来的师承祖制。
  • 128、灰灭无余:比喻人或物已经不复存在。
  • 129、明灭可见:míng miè kě jiàn,汉语词语,是指形容忽明忽暗的意思
  • 130、湮灭黑洞:是《地下城与勇士》中元素师的40级技能。
  • 131、不灭君王: 永生不灭的灵魂,不管化身何种形态,都依然是至高无上,强横无匹的存在,当契机出现,悼亡之火重新点燃,不灭的君王将重临人世!
  • 132、以义灭身: 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 133、佛灭度: 是佛祖度化众生的手段之一。
  • 134、澌灭无闻:埋没;无人知道。
  • 135、德灭祥桑: 本则。
  • 136、徇公灭私:徇:献出生命。为国家公众献身,弃私利于不顾
  • 137、泯灭人性: 泯的本义是消灭和丧失。人性专门强调与兽性有着本质区别。那么,当人丧失了人性之后,就变得与畜牲毫无区别。这个成语有特定的指向,主要用于人与人之间同类相残。
  • 138、销赃灭迹: 指把把赃物销毁,毁灭踪迹,让追查人员无从找寻。
  • 139、生灭二观: 佛学术语,指生观与灭观。
  • 140、自取灭亡: 自取灭亡zìqǔ-mièwáng (1) 自己招致灭亡 英 court destruction;bring destruction to oneself;take the road to one's doom;court one's own ruin
  • 141、以公灭私:谓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 142、一灭行: 谓一味任性。
  • 143、兴无灭资:兴无产阶级思想﹑灭资产阶级思想的简称。
  • 144、星灭光离:意思是朋友关系不能继续。
  • 145、消声灭迹: 见“消声匿迹 ”。
  • 146、瞎灯灭火: 1.形容夜色浓重或没有一点亮光。
  • 147、亡国灭种:国家灭亡,种族灭绝。谓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
  • 148、韬光灭迹: 谓隐藏自己行迹,不使外人得知。
  • 149、韬形灭影: 谓藏匿踪迹,不露于世。
  • 150、神灭形消:指死亡。
  • 拼音miè
  • 注音ㄇㄧㄝ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OI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2) 同本义灭,尽也。——《说文》灭,绝也。——《尔雅·释诂》国之灭亡无日矣。——《礼记·乐记》家有既亡,国有既灭。——《谷梁传·襄公六年》以小畜大灭。——《吕氏春秋·情势》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文心雕龙·明诗》灭韩亡 魏。——《战国策·魏策》(3) 又如: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断绝亲族间的关系);灭户(全家皆死,宗嗣断绝);消灭(使消灭;除掉;灭亡);毁灭(摧毁消灭);灭夷(消灭);灭劫(毁灭的灾难)(4) 消失,隐没何(荷)校(木枷)灭耳。——杜甫《戏为六绝句》尔曹身与名俱灭。(5) 又如:灭抹(埋没);灭名(名誉尽失);灭身(丧身,毁灭自身);灭没(湮没;隐没);灭景(隐没形影,指隐居)(6) 熄灭火不灭。——唐· 杜牧《阿房宫赋》(7) 又如:灭却(熄灭);灭息(熄灭)(8) 淹没过涉灭顶。——《易·大过》(9) 涂抹改动 。如:灭刺(让名刺上的字迹消隐,指不愿投刺干谒);灭青(指古代用刀削改竹简上的字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