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炉的词语

  • 26、油炉: 油炉yóulú (1) 烧油(如煤油)的炉子 英 oilstove (2) 一种用油作为燃料的燃烧室 英 oil furnace
  • 27、拥炉:围炉取暖。
  • 28、银炉: 1.亦作"银炉"。 2.白银香炉。 3.旧中国铸造宝银的机构。清代有官设和私营之分。官设银炉多附设于藩库及关局等机关内。清末以后﹐私营银炉盛行﹐在上海﹑汉口﹑天津等各大城市都有设立。银炉在北方称"炉房"。业务以受当地银钱业委托代铸宝银为主﹔亦间有兼营银钱业务者。
  • 29、洋炉: 西式火炉。以煤作燃料,设置铁皮烟筒散发热量并通烟于室外。
  • 30、阳炉: 1.炼丹炉。
  • 31、炎炉: 1.见"炎炉"。
  • 32、鸭炉: 1.亦作"鸭垆"。 2.古代熏炉名。形制多作鸭状,故名。
  • 33、薰炉:亦作“薰鑪 ”。 用于熏香等的炉子。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燎薰鑪兮炳明烛。” 唐 杨炯 《和崔司空伤姬》:“粉匣栖餘泪,薰炉减旧烟。” 清 唐孙华 《春日感怀次张蒿园韵》:“薰炉自剪 粤 香烘,胜赏难期四美同。”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八:“但一般古董家却说这一只独角羊原本是 南宋 朝宫中的薰炉,在 康熙 年间,被 四川 遂宁 张鹏翮 大学士从 北京 琉璃厂 买得,后来带回 成都 ,施与 青羊宫 的。”
  • 34、熏炉: 1.亦作"熏炉"。 2.用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
  • 35、宣炉:明朝宣德年间铸造的铜质香炉。省称"宣炉"。由于铜经过精炼,又加进一些金银等贵重金属,色泽极为美观,成为明代一种著名的美术工艺品。炉,也写作"炉"。
  • 36、宣德炉:明朝宣德年间铸造的铜质香炉。省称"宣炉"。由于铜经过精炼,又加进一些金银等贵重金属,色泽极为美观,成为明代一种著名的美术工艺品。炉,也写作"炉"。
  • 37、袖炉: 1.亦作"袖垆"。 2.一种熏衣烤手用的小烘炉。
  • 38、卧褥香炉: 1.汉武帝时巧匠丁绶制作的一种香炉﹐可使炉体经常保持平衡﹐便于置之褥中﹐故名。
  • 39、微波炉: 微波炉wēibōlú (1) 由微波进入食物引起产热效果藉以烹煮食物的炉子 英 microwave oven
  • 40、瓦炉: 用陶土烧制的香炉。
  • 41、抟炉:即胡饼。
  • 42、铁炉: 1.铁制的火炉。 2.铁匠所用的炉子。用以烧软或熔化铁块﹑铁器﹐便于铸造加工。
  • 43、炭炉:烧木炭的炉子。
  • 44、檀香炉: 烧檀香的香炉。
  • 45、太乙炉:道家炼丹的炉。
  • 46、太阳炉:利用太阳能产生热量的装置。一般用大面积的凹面镜或很多块平面反射镜构成一个抛物面﹐对着太阳﹐使太阳光聚集在焦点上而产生很强的热能。
  • 47、松炉: 烧松柴的火炉。
  • 48、司炉: 司炉sīlú (1) 负责烧锅炉的人 例 火车司炉 英 stoker
  • 49、水火炉: 一种便于移动的金属小火炉,旁有一小门,上有两孔,以置茶壶、小镬,可供暖酒热水之用。
  • 50、兽炉: 兽形的香炉。
  • 拼音
  • 注音ㄌㄨ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OYNT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火,盧声。本义:贮火的器具,作冶炼、烹饪、取暖等用)(2) 火炉鑪,金鑪也。——《说文》炉,火所居也。——《声类》邾庄公废于鑪炭。——《左传》鑪橐埵坊。——《淮南子·齐俗》奉炽炉,炭火尽赤红。——《韩非子》左手抚炉。——清· 张潮《核舟记》(3) 又炉上有壶。(4) 又为炉,为壶。即炉火烧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5) 又如:炉鸭(放在火炉上烧烤出来的鸭子);炉饼(烧饼);炉的(蒸的);炉铫(煎药或烧水用的器具);炉火(炉中之火);炉灰(燃料在炉内燃烧后所剩的粉状物);炉匠(铁匠)(6) 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坛的土台子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史记》(7) 香炉、熏炉 。如:炉香(熏炉里的香气);炉瓶三事(香炉、香盒及放香铲的瓶子三件凑成一套的烧香工具);炉柱(炉中香)量词熔炼的炉次,每次的熔炼量 。如:一炉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