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烈的词语

  • 1、宝剑赠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比喻物得其用。卖,也用作'赠'。
  • 2、宝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比喻物得其用。卖,也用作'赠'。
  • 3、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词语解释⒈  烹:煮;着:附着。用炽烈的大火煮油脂,把鲜花附着在织锦止。比喻好上加好。也形容更加热闹,更有排场。
  • 4、烈火金刚: 词语解释⒈  形容人的意志坚强,经过严峻考验而不改变。
  • 5、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词语解释⒈  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已:停止,衰减。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 6、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词语解释⒈  在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白云山麓。1918年为纪念1911年同盟会广州起义牺牲的七十二烈士而建的烈士陵园。正门为巨型牌坊式门楼,上刻孙中山“浩气长存”题词。陵墓方形,为花岗岩砌成。墓后纪功坊,用七十二块石砌成金字塔形坊顶,每块石上刻烈士姓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词语解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huáng huā gǎng qī shí èr liè shì ]⒈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起义,喻培伦(云纪)、林时爽、方声洞等一百余人英勇牺牲,后经广州人民收殓遗骸七十二具,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引证解释⒈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 广州 起义, 喻培伦 ( 云纪 )、 林时爽、方声洞 等一百馀人英勇牺牲,后经 广州 人民收殓遗骸七十二具,葬于 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8、宝剑赠与烈士,红粉赠与佳: 词语解释宝剑赠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 bǎo jiàn zèng yǔ liè shì,hóng fěn zèng yǔ jiā rén ]⒈  见“宝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引证解释⒈  见“宝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
  • 9、宝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 词语解释宝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 bǎo jiàn mài yǔ liè shì,hóng fěn zèng yǔ jiā rén ]⒈  比喻物得其用。卖,也用作“赠”。引证解释⒈  比喻物得其用。卖,也用作“赠”。引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一折:“先生何出此言?岂不闻‘宝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以先生之才,怕不进取功名,易如拾芥!”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却不道宝剑赠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小官有白金两锭,青衣一套,骏马一疋,荐书一封,送贤士去投託 荆王 刘表。刘表 见了小官的书呈,必然重用。”明 高明 《琵琶记·两贤相遘》:“宝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夫人,妆奩衣服在此。”《痛史》第二三回:“这几味药……并不卖钱射利,只求得一位英雄有道之士,便双手奉赠与他。唉!常言道:‘説话赠与知音,良马赠与将军,宝剑赠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
  • 10、猛烈: 词语解释猛烈[ měng liè ]⒈  强烈;激烈。例猛烈的风暴。英violent drastic; fierce; vehement;⒉  刚烈、刚强。例志不猛烈。英firm;引证解释⒈  强烈;剧烈。引《书·舜典》“烈风雷雨弗迷” 唐 孔颖达 疏:“言 舜 居 大録 之时,阴阳和,风雨时,无此猛烈之风。”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遇天晴,日色猛烈。”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城四门皆有巨砲,猛烈不可当。”峻青 《黎明的河边》五:“我们都喝了一点,是很猛烈的白干。”⒉  刚烈;刚强。引唐 吕岩 《题桐柏山黄先生庵门》诗:“我今劝子心悲切,君自思兮生猛烈。莫教大限到身来,又是随流入生灭。”明 李贽 《与梅长公书》:“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真聪明,真猛烈,真正大,不意 衡湘老 乃有此儿,又不意 衡湘老 更有此侄儿也。羡之!羡之!”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莲池大师》:“学人但患志不猛烈耳,志一猛烈则何之不可。”⒊  勇猛。引《周书·李延孙传》:“﹝ 李长寿 ﹞所歷之处,咸以猛烈闻。讨捕诸贼,频有功。”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二折:“家将英雄武艺全,番官猛烈敢当先。”《西游记》第五三回:“这 大圣 越加猛烈,一条棒似滚滚流星,着头乱打。”⒋  指凶猛。引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壮哉虎也,虽极猛烈,而亦为人所搏。”国语辞典猛烈[ měng liè ]⒈  勇猛激烈。引宋·苏轼〈过木枥观〉诗:「斩蛟闻猛烈,提剑想崎岖。」近激烈 剧烈 强烈 反和平 柔和 温和 英语fierce, violent (criticism etc)​德语heftig, vehement, ungestüm (Adj)​法语violent, véhément
  • 11、灼烈:像火烧一样剧烈。
  • 12、凛烈: 凛烈lǐnliè (1) 由于某种性质(如酸味、气味、猛烈性、凶暴性,寒气,或精力)的显著发展而突出于其同类 英 eager
  • 13、虐烈: 1.残暴酷烈。
  • 14、二竖为烈:竖:小子;二竖:指病魔;烈:暴。比喻疾病缠身。
  • 15、丰功伟烈:  犹言丰功伟绩。形容功劳极大。
  • 16、丰功懋烈:意思是巨大隆盛的功业。出自《木兰花慢》。
  • 17、遗德馀烈: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
  • 18、遗休馀烈: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
  • 19、贞烈: 贞烈zhēnliè (1) 刚正而有节操,宁死不屈 英 ready to die to preserve one's chastity
  • 20、流风遗烈:  见“流风遗烈 ”。
  • 21、忠孝节烈: 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慷概激昂。”
  • 22、浓烈: 浓烈nóngliè (1) (味道等)厚重强烈 例 浓烈的花香 英 strong
  • 23、遗恩馀烈:遗恩馀烈,汉语成语,拼音是yí ēn yú liè,意思是前人遗留下的恩德功业。
  • 24、满门英烈:全家人都是英雄人物
  • 25、热烈: 热烈rèliè (1) 具有强烈感情、激情或热情的 例 热烈的爱国心 英 warm
  • 拼音liè
  • 注音ㄌㄧㄝ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QJO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火,列声。“火”字在下面一般写作四点。本义:火势猛)(2) 同本义烈,火猛也。——《说文》如火烈烈。——《诗·商颂·长发》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左传·昭公二十年》火烈风猛。——《资治通鉴》(3) 又如:烈烧(炽烈的野火);烈燧(炽烈的烽火);烈烈(猛火炎炽貌);烈光(炽热的阳光)(4) 猛烈;激烈其使民也酷烈。——《荀子·议兵》一之曰觱发,二之曰栗烈。——《诗·豳风·七月》迅雷风烈必变。——《论语·乡党》冬日烈烈。——《诗·小雅·四月》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烈风雷雨弗迷。——《书·舜典》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柳宗元《永州八记》(5) 又如:烈毒(剧毒);烈栗(剧烈的震动);烈盛(猛烈);烈寒(严寒);烈烈轰轰(轰轰烈烈。形容气魄宏伟,声势浩大)(6) 刚直;坚贞贞魂烈魄怜巾帼。——李慈铭《感事》(7) 又如:烈汉(性格刚烈的男子汉);烈直(刚烈耿直);烈性子(性格刚烈)(8) 光明;显赫君有烈名。——《国语》休有烈光。——《诗·周颂·载见》(9) 又如:烈文(光明文采);烈光(光辉、荣耀);烈烈(鲜明灿烂的样子)(10) 浓烈 。含有高浓度酒精的,食物味道浓烈的。如:烈酒(11) 严厉;严重文人画士之祸之烈到此矣。——龚自珍《病梅馆记》(12) 又如:烈君(严厉的君主)(13) 美好;优美声烈遐布。——嵇康《琴赋》名词(1) 功业成王不能共事天地,修 文、 武之烈。——《汉书·王莽传上》兼仗父兄之烈。——《资治通鉴》(2) 又如:烈所(功业之所在);烈祖(建立功业的先祖);烈烈(功业德行显赫貌)(3) 重义轻生或建功立业 。如:先烈;烈属(4) 通“疠”。恶疾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诗·大雅·思齐》(5) 通“列”。行列叔在薮,火烈具举。——《诗·郑风·大叔于田》动词烧益烈山泽而焚之。——《孟子·滕文公上》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关汉卿《窦娥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