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烧的词语
- 101、烧银: 1.燃点银灯。 2.指炼丹。
- 102、烧田:一种耕作法。播种前焚烧田地里的杂草和庄稼的残剩部分用作肥料。
- 103、烧犀观火:喻洞察事物。
- 104、烧薙: 一种原始耕作法。芟除田中杂草,草干枯后,焚烧以为肥料。
- 105、烧砚: 1.以火烤煨石砚或烧制陶砚。亦指煨过的石砚或烧制的陶砚。参阅宋米芾《砚史》。 2.谓自愧文不如人而欲自烧其砚,不复写作。《晋书.陆机传》:"君苗见兄文,辄欲烧其笔砚。"
- 106、烧眼: 1.耀眼。 2.衣物被火烧成的窟窿。
- 107、烧甎:1. 烧制砖瓦。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先君先夫人﹞旅葬 江陵 东郭……欲营迁厝。蒙詔赐银百两,已於 扬州 小郊北地烧甎。”一本作“ 烧砖 ”。《宋书·孝义传·吴逵》:“家徒壁立,冬无被絝,昼则庸赁,夜则伐木烧甎。” 2. 指烧成的砖。 宋楼钥 《钱清王千里得王大令保母砖刻为赋长句》:“ 黄閍冈 下得寳墨,古人烧甎坚于石。”
- 108、烧地: 1.被野火烧过的地面。 2.把地面烧热。
- 109、烧镫: 1.见"烧灯"。
- 110、烧化:指烧掉尸体﹑纸钱等。
- 111、烧饭: 烧饭shāofàn (1) 〈方〉做饭 英 make meals
- 112、烧制: 烧制shāozhì (1) 以火烧的方法制造(如陶器)在窑里烧 例 烧制陶器 英 fire
- 113、烧葬: 1.火葬。 2.焚烧送葬物。
- 114、烧烟烟:烧树枝令生烟。表示烧香。藏族敬神的方式。
- 115、烧炭: 1.将树木枝干烧制为炭。
- 116、烧胤: 1.谓遗火延烧。
- 117、烧当:汉代西羌部族名。
- 118、烧角文书: 1.为示紧急而烧去封套一角的书信或文件。
- 119、烧眉之急:比喻非常迫切。
- 120、烧春: 1.酒名。 2.形容春意浓重。
- 121、烧纸: 烧纸shāozhǐ (1) 焚烧纸钱等 英 burn paper as sacrificial offerings (2) 印出或刻出钱形的纸,祭死者时焚烧 英 paper money
- 122、烧夷:烧毁使成为平地。
- 123、烧指:信佛者以身供养于佛,自烧其指,以示虔诚。
- 124、烧刀子: 烧刀子shāodāozi (1) 〈方〉烧酒 英 aquavit
- 125、烧刀: 1.亦称"烧刀子"。 2.即烧酒。
- 拼音shāo
- 注音ㄕㄠ
- 笔划10
- 繁体燒
- 五笔OATQ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2) 同本义烧,爇也。——《说文》雏烧。——《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齐之北泽烧火。——《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唐· 白居易《卖炭翁》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资治通鉴》(3) 又如: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烧焚祭品);烧丹炼汞(道家用朱砂水银等物炼成金丹以求长生不老);烧糊了卷子(喻外貌丑陋);烧埋钱(烧化埋葬死人的费用);烧冷灶(敷衍不得时的人);烧利市(商人在开始营业时烧纸祭献福神);烧琴煮鹤(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4) 烘烤;曝晒 。如:烧炙(烧烤);烧猪(烧烤猪肉);烧鸭(即烤鸭)(5) 照耀;照射 。如:烧空(映红天空);烧眼(耀眼)(6) 加热使物体发生变化 。如:烧丹(犹炼丹。指道教徒用朱砂炼药);烧汞(指道教徒用水银炼药);烧金(指方术之士炼丹砂为黄金);烧银(指炼丹);烧炼(冶炼);烧药(炼制丹药;煎药);烧铄(炼熔)(7) 烹调方法之一。先用油炸,再加汤汁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苏轼《新城道中诗》(8) 体温升高,得热病 。如:孩子连烧两天了;现在还烧着呢名词(1) 野火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白居易《秋思诗》(2) 指烧酒 。用蒸馏法制成的酒,透明无色,酒精含量较高,引火能燃烧。也称“白酒”。又如:烧刀(强烈的酒。也称烧刀子)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