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焚的词语
- 26、烧焚: 1.烧毁;烧掉。
- 27、兰焚:芳兰遭焚。喻高人受摧折。
- 28、兰艾同焚: 兰艾同焚lán ài-tóngfén (1) 兰香草。艾:臭草。比喻美的与丑的一同毁灭 英 impose the same destiny upon the noble and the mean alike
- 29、坑焚:指秦始皇焚书坑儒。
- 30、救焚: 见“救焚拯溺 ”。
- 31、灰焚:焚烧成灰,烧光。
- 32、熇焚: 1.犹枯焦。
- 33、熯焚:焚烧。指火攻。
- 34、惔焚:如火焚烧。用以形容大旱。语本《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 35、坑儒焚书:坑:活埋;焚:烧。焚毁书籍,坑杀书生
- 36、扫地焚香:形容清闲幽静的隐逸生活
- 37、索奁焚妻:指发生于印度及其周边国家,如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的一种家庭谋杀罪行。这类犯罪的共通点是源于嫁妆纠纷,犯罪手法则常以烧死媳妇或妻子并伪装成自焚或厨房意外来达成,也因此这类家庭谋杀的受害人数目前仍只能推估,难以确切统计。
- 38、烈火焚烧: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
- 39、垃圾焚化:将城市垃圾在高温下燃烧,使可燃废物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焚化后残灰仅为废物原体积的5%以下,从而大大减少了固体废物量,还可以消灭各种病原体,把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并可回收热能。
- 40、欲火焚身:欲火焚身的意思就是心理有某种欲望而且又在身体上表现出来 且又得不到满足而心里烦躁 身体燥热。
- 41、拯焚救溺: 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明史·姜思睿传》:“举朝拯焚救溺之精神,专用之摘抉细微,而以察吏诘戎予夺大柄仅付二三阉寺。” 拯焚救溺,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出自汉代王充的《论衡·自纪》。
- 42、心如焚烧: 心里煎熬的意思。
- 43、救焚散: 别名:救焚散,是中药剂。
- 44、煮粥焚须:比喻兄弟友爱。
- 45、煮鹤焚琴: 煮鹤焚琴zhǔhè-fénqín (1) 把鹤煮了吃,拿琴当柴烧,比喻糟蹋美好事物而大杀风景之事 英 cook the crane for meat and burn a stringed instrument for fuel;to destroy sth.valuable
- 46、芝焚蕙叹:芝、蕙:都是香草。芝草被焚烧,蕙草为之叹息。比喻同类遭遇不幸而悲伤叹惜。
- 47、象齿焚身:焚:烧。大象因有珍贵的牙齿而遭致捕杀。比喻财多招祸。
- 48、未焚徙薪:还未起火前,就把柴草搬开。比喻防患于未然。
- 49、塞井焚舍:填井烧屋,表示决心死战。
- 50、破釜焚舟:犹破釜沉舟。语本《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
- 拼音fén
- 注音ㄈㄣˊ
- 笔划12
- 繁体焚
- 五笔SSOU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2) 用火烧山林宿草。焚,烧田也。——《说文》焚咸丘。——《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焚林而田。——《韩非子·难一》(3) 烧焚,烧也。——《广雅》焚如死如弃如。——《易·离》遂从而尽焚之。——《左传·成公十三年》乃焚大槐。——《庄子·外物》。司马注:“谓霹雳时烧大树也。”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汉· 贾谊《过秦论》焚拜如前人。——《聊斋志异·促织》(4) 又如:玩火者必自焚;焚舟(烧毁渡船);焚池(祭祀时焚化祭品的器物);焚黄(烧掉黄表纸。祭告家庙祖坟,祷文写在黄表纸上);焚灼(烧、焚烧);焚帛(焚烧纸帛)(5) 旧时的一种酷刑。用火烧死焚炙忠良。——《书·泰誓上》凡杀其亲者焚之。——《周礼·掌戮》(6) 炙;烤 。如:焚枯(烤煮干鱼);焚枯食淡(烤干鱼,食薄味)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