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熏的词语
- 101、烟熏火燎: 烟熏火燎yānxūn-huǒliǎo (1) 烟和火熏烤,比喻酷热或干燥 例 嗓子烟熏火燎地难受 英 smoked and terribly hot
- 102、燎熏: 1.谓烧牲玉使烟气上腾以祭天。
- 103、利欲熏心: 贪欲迷住心窍。
- 104、熏轑: 1.喻威逼。
- 105、兰质熏心: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 106、兰熏: 1.兰之馨香。喻人德行之美。
- 107、熏烤: 熏烤xūnkǎo (1) 把烟叶在无遮闭的火上熏烤,使与烟直接接触 英 fire-cure
- 108、熏掘:古代掘地熏穴以除狐鼠之害。引申为诛灭。
- 109、锦熏笼: 1.瑞香花的别名。
- 110、熏浸:熏陶浸染。
- 111、熏浸刺提: ”熏浸刺提“在中国文学史上指近代梁启超提出的关于新小说的文学主张。
- 112、浸熏:浸渍熏灼。谓逐渐败坏。
- 113、熏戒:焚香斋戒。
- 114、熏陶渐染:熏陶:感化,培养;性:习惯。经常受到某方面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种习性。
- 115、熏蒸剂:指在常温下容易挥发成毒气的液体﹑固体,或利用化学反应能产生毒气的固体药剂。用以熏杀害虫﹑螨类和病菌,或作土壤消毒。
- 116、熏豁:夸耀。
- 117、熏晦:发黄变暗。
- 118、熏烘: 1.用烟火烘逼。
- 119、熏赫:熏天:气势极盛的样子;赫:显明,盛大。形容气焰炽盛。
- 120、熏天赫地:熏天:气势极盛的样子;赫:显明,盛大。形容气焰炽盛。
- 121、熏蒿:气蒸腾貌。
- 122、含熏:内蕴芳香之气。
- 123、熏篝:即熏笼。
- 124、含熏阁:阁名。
- 125、熏膏:点燃灯烛。谓夜以继日。
- 拼音xūn,xùn
- 注音ㄒㄩㄣ,ㄒㄩㄣˋ
- 笔划14
- 繁体熏
- 五笔TGLO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xūn动词(1) (俗作燻。会意。金文,上面象火烟冒出,中间是烟突(本古“窗”字),两点表示烟苔,下面是火焰。合起来是烟突冒烟。本义:火烟向上冒)(2) 同本义熏,火烟上出也。——《说文》。俗字作燻。炎炎,熏也。——《尔雅》金炉扬熏。——陶弘景《许长史旧馆坛碑》(3) 又如:熏天(上蒸而弥漫于天);熏烝(热气升腾)(4) 烧灼,火烫我心惮暑,忧心如熏。——《诗·大雅·云汉》(5) 又如:熏土(用杂草、落叶、稻杆等熏烧泥土。亦指熏烧过的泥土)(6) 熏制;焙制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豳风·七月》(7) 又如:熏穴(烟熏洞穴);熏烧(烟熏火烧);熏鱼;熏肉;墙熏黑了(8) 气体侵袭;侵染鄣气昼熏体。——鲍照《苦热行》(9) 又如:熏天(一用于形容气势极盛;或用于形容气味浓重)(10) 用言语、行动逐渐影响、说服人众口熏天。——《吕氏春秋·离谓》。注:“感动也。有始东南曰熏风。”欲以熏轑天下。——《汉书·杜钦传》(11) 又如:熏心(迷住了心窍);熏天赫地(形容气焰炽盛,威势逼人);熏浸(熏陶浸染)(12) 同“薰”,以香料涂身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韩愈《答吕毉山人书》(13) 又如:薰香;薰沐名词(1) 黄昏。通“曛”至熏夕,极欢而去。——《后汉书·赵壹传》(2) 又如:熏夕(黄昏)(3) 熏炉。用于熏香的炉子 。如:熏笼(有笼覆盖的薰炉。可用以熏烤衣服)形容词(1) 温和,和暖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2) 和悦的样子公尸来止熏熏。——《诗·大雅·凫鷖》(3) 另见xùnxùn动词(1) 〈方〉∶煤气使人窒息中毒 。如:炉子安上烟筒,就不至于熏着了(2) 另见xūn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