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燎的词语
- 26、熂燎:纵火焚烧野草。
- 27、望燎: 1.望祭与燎祭。
- 28、庭燎: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
- 29、束燎:火把。
- 30、升燎: 谓古代郊祭时燔燎升首。
- 31、肉燎: 1.犹心焦。谓焦急难过。
- 32、门燎: 1.古代竖立于宫门﹑庙门外的火炬。
- 33、火燎:灯烛;火炬。是一种用来照明和传送火的工具。
- 34、甸燎:古代国有大事时,甸人设于庭中以供照明的火炬。甸,甸人;燎,庭燎。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诸侯宾至,甸设庭燎。"
- 35、毒燎: 1.烈火。
- 36、沈燎: 沉香火。
- 37、槱燎:古代封禅祭天的一种仪礼。以牲体置柴堆上焚之,扬其光炎上达于天,以祀天神。
- 38、淹荠燎菜:荠:荠菜;燎:熏制。像腌制的荠菜和熏制的肉菜一样脏乱。形容肮脏、破旧。
- 39、破壁燎火:破壁燎火,拼音pò bì liáo huǒ,成语,形容作风正派,不好女色。
- 40、烈火燎原: 一发不可收拾的后果。
- 41、毒燎虐焰:亦作'虐焰'。残暴的气焰。
- 42、烟燎火气:形容被烟熏过的气味。
- 43、星火燎原: 谓小火花可以引起燎原大火。语本《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喻微小的事物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 44、如火燎原:燎:烧;原:原野。如火在原野燃烧。比喻声势很大,难于阻抑。
- 45、黑漆燎光: 焦黑貌。
- 46、燎毛:形容事情极易办到。
- 47、燎煇:谓燃炬以照之。
- 48、燎原之势: 比喻强盛的势头。
- 49、燎原之火: 势头很大的火。多比喻迅猛发展的力量。
- 50、燎若观火:谓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 拼音liáo,liǎo
- 注音ㄌㄧㄠˊ,ㄌㄧㄠˇ
- 笔划16
- 繁体燎
- 五笔ODUI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liáo名词(1) 放在地上的火炬,大火把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仪礼·士丧礼》注(2) 又如:燎火(火炬);燎炬(火把);燎烛(烛炬)动词(1) 烫 。如:燎浆泡(2) 另见liǎo;liàoliǎo动词(1) (形声。从火,尞(liáo)声。本义:放火焚烧草木)(2) 同本义燎,放火也。——《说文》燎,烧田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燎,烧也。——《广雅》若火之燎于原。——《书·洛诰》燎京薪。——张衡《西京赋》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诗·小雅·正月》(3) 又如:星火燎原。又指放火烧田除草。如:燎荒;燎野(放火烧田;火烧原野)。泛指延烧;烧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书·盘庚上》(4) 又如:燎火(延烧着的火);燎草儿(到祖坟上烧纸)(5) 烤炙,烘干,烘烤疑以火自燎。——《汉书·王莽传》光武对灶燎衣。——《后汉书·冯异传》(6) 被火焰烧焦发一灯可燎阿房。——唐· 杜牧《阿房宫赋》(7) 如:燎眉(火烧眉毛。比喻情况急迫);燎发;燎毛(8) 用同“憭”。明白;明了佼人燎兮。——《诗·陈风·月出》(9) 又如:燎悟(明了,领悟);燎彻(了解透彻);燎燎(明显);燎亮(明白)(10) 另见liáo;liào动词(1) 照明桓公虽不言,若暗夜而烛燎也。——《吕氏春秋·精谕》(2) 夜猎昔有司原氏者,燎猎中野。——《潜夫论》(3) 又如:燎猎(4) 假借为“尞”。烧柴祭天及百祀之新燎。——《吕氏春秋·季冬》。注:“燎者,积聚柴薪,置璧与牲于上而燎之。升其烟气。”民所燎矣。——《诗·大雅·旱麓》。释文:“柴祭天也。”休之以燎。——《汉书·司马相如传》。注:“祭天也。”燎祭天,报之义也。——《白虎通·封禅》(5) 又如:燎柴(烧柴祭天);燎祭(古代祭祀仪式之一。把玉帛、牺牲放在柴堆上,焚烧祭天);燎燔(烧柴而祭)(6) 另见liáo;liǎo [查看更多]
L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