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燧的词语

  • 1、阳燧: 阳燧yángsuì (1) 古代用铜制作的镜子形状的利用太阳取火的器具 英 brass mirrow placed in the sun to generate enough heat to ignite dry grass
  • 2、钻燧: 钻燧zuànsuì (1) 上古的取火方法。燧:取火的器具。即用钻子钻木,因磨擦发热而爆出火星来 例 钻燧取火。——《韩非子·五蠹》 英 to strike a flint to produce sparks
  • 3、阴燧: 1.古时月夜承接露水的盘子。
  • 4、炎燧: 1.烈炬。 2.炎帝和燧人氏的并称。
  • 5、薰燧: 焚薰草以取香。
  • 6、熏燧:焚熏草以取香。
  • 7、星燧:星火,小火点。
  • 8、削燧:火镰。打火用的火刀。
  • 9、象燧:古代作战烧火燧系象尾,迫火象突入敌阵,使敌军惊逃。
  • 10、息燧: 1.熄灭烽火。指停止战事。
  • 11、亭燧: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用作侦伺和举火报警。
  • 12、取燧:谓用铜制的凹镜向日取火。
  • 13、木燧:木制的钻取火种的用具。
  • 14、金燧:古代向日取火的铜制工具。形状像镜。
  • 15、火燧:引火之物。 古有钻燧改火之俗。因季节变换改用不同的燧木以取火。
  • 16、熢燧:烽火。
  • 17、边燧:边境的烽燧。借指边境地区的战争。
  • 18、钻燧取火: 成语解释【名称】钻燧取火【拼音】zuān suì qǔ huǒ【解释】燧:火石。钻打火石取火。原始人类取火的方式【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躁,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示例】李四光《人类的出现》:“象我国关于远古的传说那样,‘钻燧取火,以化腥躁’,就会扩大食物的范围……”范文澜 《中国通史》第一编:“古书籍里记载着不少有关远古的神话和传说。如《韩非子·五蠹篇》有所谓‘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的有巢氏时代,有所谓‘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的燧人氏时代,《易·系辞传》有所谓‘作结绳而为网 ■(音gǔ),以佃以渔’的伏牺氏时代,有所谓斵(zhuó)木为耜,楺木为耒’‘日中为市’的神农氏时代。”
  • 19、钻燧易火:古时钻木取火﹐因季节不同而用不同的木材。《
  • 20、钻燧改火:古时钻木取火﹐因季节不同而用不同的木材。《
  • 21、柘燧火:钻柘木所取之火。
  • 22、阳燧樽:注酒器。又名滑稽。
  • 23、燧人取火:取:拿;与:给。指商人囤积物资,待时出售以获厚利。
  • 24、燧木取火: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
  • 25、燧色: 1.烽火之光。
  • 拼音suì
  • 注音ㄙㄨㄟ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OUEP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火,遂声。本义:古代取火器)(2) 同本义燧,塞上亭守烽火者。——《说文》燧,以取火于日。——《玉篇》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钻燧取火。——《论语·阳货》命夙驾载燧。——《左传·文公十年》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人类的出现》幽王为熢燧。——《史记·周本纪》。正义:“炬火也。”(3) 又如:燧(铜)镜(古代用以向日取火)(4) 火炬之类前驱举燧,后乘抗旌。——曹植《应诏诗》(5) 烽火台南朝自 武昌至 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6) 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告警叫“烽”,夜间举火告警叫“燧”幽王欲悦之,数为举燧火。——《后汉书·孽嬖传》有寇则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则举烽。——《后汉书·光武纪》注(7) 又如:燧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燧堡(烽火台)。后泛指报警的烽火,不分昼夜与城上烽燧相望。——《墨子·号令》(8) 守望烽燧的基本组织 。燧是最基本的组织,专司本烽燧的守望职责,设燧长,其秩位相当于亭长动词燃燧松明而识浅,散星宿于亭皋。——宋· 苏轼《中山松胶赋一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