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牒的词语
- 101、牒书: 1.谓书于简牒。
- 102、牒文:公文;文书。
- 103、词牒:诉状。
- 104、春关牒:唐宋举进士,登记入选后所发给的凭证。
- 105、赤牒:唐代临时授官的一种文书。
- 106、敕牒:诏书的一种。 授官的文书,委任状。
- 107、勑牒:载有皇帝命令的文书。
- 108、牒呈: 1.下呈上的文书。 2.清制,凡官文书,上行下行平行,各别其制:"府佐贰行知府,州县佐贰行州县,各用牒呈;直隶州知州行知府,用牒呈;两司首领行知府,用牒呈;府厅于提督用牒呈;司道于司道用牒呈;州县于副将用牒呈。"参阅《清会典.礼部.仪制清吏司四》。
- 109、簿牒:簿籍文书。
- 110、祠部牒:祠部所颁发的度牒。唐宋以来,祠部发给或售给出家人以凭证,可免地税及徭役。
- 111、编牒: 1.编入名册。 2.编联成牒。牒,小简编成的册。
- 112、抱牒:犹抱牍。
- 113、牒报: 1.行文通报。
- 114、案牒: 1.查阅宗室谱牒。 2.官署的文书簿册。
- 115、牒桉:公文。
- 拼音dié
- 注音ㄉㄧㄝˊ
- 笔划13
- 繁体牒
- 五笔THGS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片,葉(yè)声。古时木片也常用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简札)(2) 同本义。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片版,札也。——《说文》。按,小简曰牒,大简曰册。薄者曰牒,厚者曰牍。受牒而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截以为牒。——《汉书·路温舒传》王牒石记。——左思《吴都赋》(3) 又如:金牒;玉牒(4) 特指谱籍余读牒记。——《史记·三代世表》。索隐:“记系谥之书,以牒为之。”(5) 又如:谱牒;家牒(6) 通常由官方颁发的证明某事的文件昨夜军牒来,电兵万五千。——唐·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7) 如:通牒;牒文(公文;文书);牒旨(命令);牒署(办理;管理)(8) 书籍,簿册壮志异时 (将来) 开史牒。——宋· 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其高第者上名牒。——《后汉书·质帝纪》(9) 讼辞,状子 [查看更多]
D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