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牙的词语
- 101、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词语解释⒈ 匈牙利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1918年11月匈牙利共和国成立后,资产阶级政府因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而无力执政。1919年3月21日由匈牙利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执政,成立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政府采取措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红军。5月击退协约国支持的外国入侵军队。6月制定社会主义的宪法。后因国内外敌人相勾结,发动叛乱,8月苏维埃共和国告终。
- 102、磨牙费嘴:意思是指反复琐碎的谈话或争论。
- 103、金牙铁齿: 词语解释⒈ 牙口结实,如同金铁。比喻年高体健。
- 104、海牙: 词语解释⒈ 荷兰政府和议会所在地。人口44.2万(1995年)。国际法庭和外国使馆设此。商业、金融中心。银制品和瓷器制造业素负盛名。印刷出版业发达。西欧著名文化、艺术、旅游中心。多博物馆和公园。国语辞典海牙 (Hague)[ hǎi yá ]⒈ 城市名。荷兰西部的大城。位于距北海六点四公里的砂地平原上,邻近海滩,交通便利,辟有欧洲最大野营公园。印刷、酿酒、陶器等业颇为繁盛,为国际法院的所在地。
- 105、黄牙: 词语解释黄牙[ huáng yá ]⒈ 黄色的牙齿,如某些种啮齿类的门齿,上面粘染一层黄色。英xanthodont;引证解释⒈ 见“黄芽”。⒉ 黄金的别称。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金》﹝释名﹞:“黄牙、太真…… 独孤滔 云:‘天生牙谓之黄牙。’”王闿运 《吴尚书六十寿颂》:“方将佩彫鹰左虎之符,奉黄牙赤玉之璋。”⒊ 硫黄的别称。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三·石硫黄》:“﹝硫黄﹞外家谓之阳侯,亦曰黄牙,又曰黄硇砂。”
- 106、祸发齿牙:说话不谨慎会招来灾祸
- 107、打牙打令:打牙打令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dǎ yá dǎ lìng。
- 108、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词语解释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gǒu kǒu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⒈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亦作:狗口里生不出象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引证解释⒈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引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甚么好话,讲出甚么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亦作“狗口里生不出象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品花宝鉴》第七回:“真正你这张嘴,狗口里生不出象牙来。”巴金 《秋》五:“‘还有嘞,我替你说出来: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淑华 调皮地笑道。”国语辞典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gǒu kǒu li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⒈ (谚语)狗的嘴巴里不会吐出象牙。比喻骂人只会说坏话,说不出好听的话来。元·高文秀也作「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引《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甚么好话?讲出甚么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109、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词语解释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gǒu kǒu lǐ shēng bù chū xiàng yá ]⒈ 见“狗口里吐不出象牙”。引证解释⒈ 见“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110、打落牙齿和血吞:和:混合。比喻吃了亏不让别人知道或失败了还要充好汉
- 111、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词语解释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⒈ 见“狗口里吐不出象牙”。引证解释⒈ 见“狗口里吐不出象牙”。国语辞典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gǒu zuǐ li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⒈ (谚语)比喻人说话不中听,说不出好话。也作「狗口里吐不出象牙」。例如:「小兔崽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没一句好话,少触我霉头。」
- 112、狗嘴吐不出象牙: 狗嘴吐不出象牙gǒuzuǐ tǔbuchū xiàngyá (1) 比喻坏人口里说不出好话。也作“狗嘴长不出象牙” 英 look not for musk in dog's kennel;a dog's mouth emits no ivory
- 113、大象口里拔生牙:从象口中拔牙。比喻不好惹;惹不起。
- 114、官不威,牙爪威:牙爪: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
- 115、虫吃牙: 虫吃牙chóngchīyá (1) 龋齿( qǔchǐ) 英 carious tooth (2) 的俗称
- 116、牙齿: 牙齿yáchǐ (1) 齿的通称 英 tooth
- 117、门牙:1.建于军门前的牙旗。借指营门。 2.门齿的通称。
- 118、牙龈: 牙龈yáyín (1) 又名齿龈,指牙床周围组织,分上龈、下龈 英 gum
- 119、牙綮: 牙,外缘突出部分;綮,肯綮。骨骼的凹凸和关节处。
- 120、水米不粘牙:水米不粘牙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没喝水也没吃饭,出自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
- 121、硌牙:牙齿被硬物垫磨、损伤。
- 122、张牙虎爪:张:张开;舞:挥舞。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现实生活中的猖狂凶恶。
- 123、牙爪: 指动物的牙齿和爪子。亦指人的牙齿和指甲。 比喻勇士或武将。 犹羽翼。 差役;仆从。
- 124、爪牙之将: 清·魏源《圣武记》第十一卷:“爪牙之将,用不拘资。” 爪牙之将,是汉语词汇,读音是zhǎo yá zhī jiàng,意思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
- 125、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比喻勇士。
- 拼音yá
- 注音ㄧㄚˊ
- 笔划4
- 繁体牙
- 五笔AHTE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2)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说文》皮草齿牙。——《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3) 又如:牙祭(旧指东家给伙计在每月初二、十六吃肉食);牙疼咒(牙疼誓。无关紧要的咒)(4) 形状像齿的东西檐牙高啄。——唐· 杜牧《阿房宫赋》(5) 又如:狼牙山(6) 特指象牙牙旗缤纷。——班固《东京赋》。注:“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7) 又如:牙樯(饰有象牙的桅杆);牙牌(骨牌。用象牙、竹、木或兽骨制的赌具,也用来占卜或娱乐。共三十二张,上面刻有点数);牙色(与象牙相似的淡黄颜色);牙梳(象牙梳子);牙章(象牙的印章)(8) 买卖介绍人;经纪人 。如:牙郎(掮客;买卖双方的中间介绍人);牙媪(牙嫂。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渔利的妇女,官媒);牙人(旧时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又叫牙子,牙郎,牙侩)(9) 古称军中长官住所 。如:牙将(古代中下级军官);牙门(长官前的牙旗);牙官(牙门官。武官)(10) 萌芽霍氏有事萌牙。——《汉书·金日磾传》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淮南子·俶真》外之有徒,祸乃始牙。——《管子·版法》(11) 通“伢”。孩童唐且华颠以悟 秦, 甘罗童牙而报 赵。——《后汉书·崔駰传》(12) 姓形容词(1) 形容一个人聪明,敏捷,机警,灵巧,不好对付 。如:这孩子真牙(2) 副贰,辅佐 。如:牙将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