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牧的词语

  • 151、冏牧:指太仆寺卿。
  • 152、荆牧:荆都郊外。
  • 153、京牧:即司隶校尉。汉武帝时始置,负责京师一带的治安,相当于州刺史。魏晋以后司隶校尉所辖区域改州,称"司州"。
  • 154、井牧:谓按土质区划田地,或为井田耕作,或为牧地畜牧,二牧而当一井,以便于授田﹑贡赋。
  • 155、禁中颇牧:廉颇﹑李牧皆战国时赵国守边御敌之良将。唐宣宗时,党项扰河西,翰林学士毕諴上破羌条陈甚悉,帝大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于是拜諴为邠宁节度使﹑河西供军安抚使。諴于任内多所建树。事见《新唐书.毕諴传》。后以"禁中颇牧"比喻宫廷侍从官中文才武略兼备者。
  • 156、晋牧:是祝圣主教的典礼。
  • 157、茭牧:刈草放牧。
  • 158、郊牧:郊外牧地。
  • 159、牧监: 州牧。 隋·唐掌牧地的官署。
  • 160、牧星湖: 河北科技大学的校园人工湖泊。
  • 161、侯牧:方伯,一方诸侯之长。
  • 162、衡牧:林衡与牧正。古代掌山林与畜牧之官。
  • 163、规卿希牧:谓企求做大官。
  • 164、官牧: 1.谓官吏治理政事,管理人民。 2.谓官马。
  • 165、耕牧: 1.耕种畜牧。
  • 166、牧副:牧场长官的副职。
  • 167、牧监副: 1.州牧的副职。
  • 168、农林牧副渔: 农林牧副渔nóng-lín-mù-fù-yú (1) 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产品加工业和渔业 英 farming,forestry,animal husbandry,side-line production and fishery
  • 169、牧竖之焚:牧竖:放牧的小儿;焚:焚烧。原指秦始皇陵墓被放牧的小孩焚烧。后比喻意外的灾难。
  • 170、焚牧: 1.谓烧掉牧地上的枯草以利新草生长。
  • 171、放牧: 放牧fàngmù (1) 把牲畜赶到草地上去吃草、活动 例 我们过去常在晚春牧草茂盛的高原放牧 英 graze (2) 放牲口出去吃草 例 在潜江的五一农场放牧 英 pasture
  • 172、方牧: 1.古时统治一方的军政长官方伯与州牧的并称。后泛指地方长官。
  • 173、牧犊: 1.牧牛,放牛。 2.见"牧犊子"。
  • 174、牧犊子: 1.古代人名。晋崔豹《古今注.音乐》:"《雉朝飞》者﹐牧犊子所作也。齐处士﹐愍宣时人。年五十﹐无妻﹐求薪于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作《朝飞》之操﹐将以自伤焉。"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雉朝飞》作"犊木子"﹐《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一.雉朝飞操》作"犊沐子"。后用"牧犊"为老而无妻的典故。
  • 175、三生杜牧: 唐·杜牧去官后,郁郁不得志,落拓扬州,好作青楼之游,以风流名。有《遣怀》诗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后言风情者,多以“三生杜牧”比况出入歌舞繁华之地的风流才士。
  • 拼音
  • 注音ㄇㄨ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RTY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2) 同本义掌牧六牲。——《周礼·牧人》谁扞牧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牛曰牧。”周宣王之牧正。——《列子·黄帝》。注:“养禽兽之长也。”牧人乃梦。——《诗·小雅·无羊》郊外谓之牧。——《尔雅》使牧羝。——《汉书·李广苏建传》权汉节牧羊。郴州荛牧儿。——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行牧且荛。(3) 又如:牧所(牧养牲畜的处所);牧苑(牧场。牧地。牧放牲畜的地方);牧子(放牧的人;牧童);牧夫(放牧牲畜的人)(4) 统治;主管请牧基贤者思。——《荀子·成相》。注:“治也。”(5) 又如:牧司(牧夫,牧人。管民政的地方官);牧字(治理抚育)名词(1) 牧人;牧民牧,养牛人也。——《说文》尔牧来思。——《诗·小雅·无羊》马有圉,牛有牧。——《左传·昭公七年》(2) 又如:牧豕奴(放牧牲畜的仆人);牧笛(牧民或牧童所吹的笛子);牧啸(牧人的啸歌);牧奴(对放牧者的蔑称)(3) 牧场 。如:牧丁(旧时官府牧场的差役);牧长(牧场的长官);牧监(隋唐掌牧地的官署)(4) 掌畜牧的官员或官署而建其牧。——《周礼·大宰》。注:“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州长,谓之牧。”八命作牧。——《周礼·大宗伯》吾记天圣中先公为 群牧判官。—— 司马光《训俭示康》(5) 又如:牧马所(宋有牧马监,掌牧马之事;小说家所捏造的一种职司);牧正(牧官之长,主管畜牧)(6) 古代州的长官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礼记·曲礼》(7) 又如:牧令(旧时称地方长官);牧守(牧伯。州郡的长官);牧宰(泛指州县长官)(8)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