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狐的词语

  • 201、满腹狐疑:狐疑:多疑,疑惑。一肚子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态。
  • 202、狐父:1.古地名。以产名戈著称。 2.《吕氏春秋·介立》:“东方有士焉,曰爰旌目,将有适也而饿於道。
  • 203、狐潜鼠伏: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 204、狐凭鼠伏: 像狐鼠一样凭借掩体潜伏。形容坏人失势,胆怯藏匿之状。
  • 205、封狐:大狐。 借指恶人。
  • 206、丰狐:大狐狸。
  • 207、飞狐道:古道名。
  • 208、狐芳自赏:孤芳自赏 gūfāng-zìshǎng[solitary flower in love with its own fragrance;indulge in self-admiration] 比喻人品清高,性情孤傲,独自欣赏自认为出众绝伦的那一套。
  • 209、短狐: 1.即蜮。又名射工。传说能含沙射影﹑使人得病的怪物。
  • 210、今董狐:唐吴兢的别称。
  • 211、鬼董狐:指专门为鬼作传记的人。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干寶向刘真长叙其《搜神记》,刘曰:'卿可谓鬼之董狐。'"
  • 212、狐鸣狗盗: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
  • 213、狐群狗党: 狐群狗党húqún-gǒudǎng (1) 骂人的话。指朋比为恶的一伙坏人 英 a pack of rogues;a gang of scoundrels 也说“狐朋狗友”
  • 214、狐朋狗党: 狐朋狗党hú péng gǒu dǎng (1) 骂人的话。指朋比为恶的一伙坏人 英 a pack of rogues;a gang of scoundrels 也说“狐朋狗友”
  • 215、狗党狐群: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也说狐朋狗党。
  • 216、狗党狐朋: 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 217、打夜狐:《旧唐书.敬宗纪》:"帝好深夜自捕狐狸,宫中谓之'打夜狐'。"后民间称跳鬼驱邪为"打野胡",本此。参见"打野胡"。
  • 218、狐刺: 一种毒疮。
  • 219、纯狐:古代部落名。传说后羿相寒浞之妻系纯狐氏之女。
  • 220、狐尿刺疮: 见“狐刺 ”。
  • 221、赤狐: 1.狐的一种,全身呈赤褐色或黄褐色,皮毛很珍贵。产于我国东北﹑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也叫红狐,火狐。
  • 222、狐假鸱张: 比喻倚仗别人,虚张声势。
  • 223、城狐: 城狐chéng hú (1) 要掏挖狐狸恐怕毁坏城池,要熏死老鼠恐怕烧灼社庙。比喻凭藉某种势力的庇护而作恶的人 英 take advantage of one's or sb. else's power to do evils;the evildoes are like foxes in the city and rats in the temple
  • 224、城狐社鼠: 城狐社鼠chénghú-shèshǔ (1) 要掏挖狐狸恐怕毁坏城池,要熏死老鼠恐怕烧灼社庙。比喻凭藉某种势力的庇护而作恶的人 英 take advantage of one's or sb. else's power to do evils;the evildoes are like foxes in the city and rats in the temple
  • 225、狐唱枭和: 喻坏人互相呼应。
  • 拼音
  • 注音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TR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犬,瓜声。本义:狐狸)(2) 同本义朕狐疑。——《汉书·文帝纪》。注:“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称狐疑。”小狐汔济。——《易·未济》狐鸣呼曰。——《史记·陈涉世家》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凭鼠伏。——《广东军务记》(3) 又如:狐丘(狐穴居之小山);狐白(狐腋下的白毛);狐兔(狐和兔);狐仙(传说狐狸能修炼成仙,化为人形,与人来往)(4) 喻坏人,小人 。如:狐唱枭和(喻坏人互相呼应);狐狼(喻奸诈凶恶);狐鼠(喻小人;坏人);狐鸣枭噪(喻小人嚣张);狐禅(异端邪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