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献的词语

  • 101、献台: 犹擂台。用来角技、比武的高台。
  • 102、献飨: 犒赏;献酒食款待人。
  • 103、献斟:献酒。
  • 104、献计:进献计策。
  • 105、献善: 进劝善之言。
  • 106、献杀: 指进献猎获物。
  • 107、献行:谓进用有德行的人。
  • 108、献言: 进言;进献意见。 指所进献的意见。
  • 109、献享:奉献酒食等以示犒劳。 奉献供品祭祀。
  • 110、献仪: 推荐贤者。
  • 111、献浅:献殷勤;拍马屁。
  • 112、献曝: 《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因以“献曝”为所献菲薄、浅陋但出于至诚的谦词。
  • 113、献岁: 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
  • 114、献词: 献词xiàncí (1) 献上敬语 例 开学献词 英 congratulatory message
  • 115、献身: 献身xiànshēn (1) 奉献或献出 例 他们献身于历史或科学 英 devote oneself to;dedicate oneself to
  • 116、献血: 献出自身的血液。多供医疗上输血之用。
  • 117、献世宝: 犹献世包。
  • 118、献羡: 古代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贡搜括而得的羡余。
  • 119、羲献: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的并称。
  • 120、析出文献: 从著作或公开发表的书籍文章中分析出来所获得的文献资料。
  • 121、饩献: 1.指禾﹑米﹑牲﹑肉和雉雁等。
  • 122、委献: 委献wěixiàn (1) 使自己屈服于人 英 yield
  • 123、投献: 1.进献礼物或进呈诗文。 2.谓将田产托在缙绅名下以减轻赋役。
  • 124、献替: 见“献可替否 ”。
  • 125、献可替不:献:进,提出;可:正确的;替:废,更换;不:通“否”,错误的。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 拼音xiàn
  • 注音ㄒㄧㄢ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MUD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犬,鬳(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2) 同本义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说文》犬曰羹献。——《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献禽以祭祖。——《周礼·大司马》献羔祭韭。——《诗·豳风·七月》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仪礼·聘礼》(3) 又如:献尸(向代表死人的尸者进献祭品);献帛(祭祀礼仪之一,献上巾帕);献爵(祭祀礼仪之一,献酒);献台(祭台)(4) 下对上、卑对尊的进献献,进也。——《广雅》春献鳖蜃,秋献龟鱼。——《周礼·鳖人》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称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称远近而等贡献。——《荀子·正论》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请献十金。——《墨子·公输》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献之太常。——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献诸朝。(5) 又如:献馘(杀敌立功);献新(进奉应时的新鲜食品);献曲(进献乐曲)(6) 呈现;现露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后汉书·皇后纪上》(7) 又如:献地理图(比喻揭穿底细);献好儿(讨好);献台(比武台;赛台)(8) 进献岁发春兮,汩吾南征。——《楚辞》(9) 又如:献岁(一年的开始)(10) 古时特指主人向宾客敬酒为宾为客,献酬交错。——《诗·小雅·楚茨》主人坐取爵实之,宾之席前西北面,献宾。——《仪礼》(11) 又如:献酬(饮酒时相互酬劝);献酬交错(献酬)(12) 庆贺晋献 文子成室, 晋大夫发焉。——《礼记》(13) 又如:献寿(祝寿)名词(1) 熟知历史掌故的人文献不足故也。(文:典籍)——《论语·八佾》(2) 有价值的图书、文物等 。如:献状(字据,契约);文献(3) 进献的东西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汉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