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献的词语

  • 126、献替可否: 同“献可替否”。
  • 127、献可替否: 进献可行者,废去不可行者。谓对君主进谏,劝善规过。亦泛指议论国事兴革。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 128、送献:奉送,贡献。
  • 129、叔献:古代相传高辛氏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
  • 130、一献三售: 见“一献三酬 ”。
  • 131、献寿: 献礼祝寿。
  • 132、献豕: 《后汉书•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后因以“献豕”表示奉献的才能、物品等非常平凡,不足称奇。
  • 133、献尸: 古代祭礼中向尸者进献祭品。尸,祭礼中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 134、升献: 进献。
  • 135、烧献:向神祇等焚化奉献品。
  • 136、献觞: 犹献酒。
  • 137、五羊献瑞:谓呈献祥瑞。
  • 138、献瑞: 谓呈献祥瑞。
  • 139、献囚:犹献俘。
  • 140、倾献:全部献出。
  • 141、禽献:把禽献给宾客。
  • 142、野人献芹:把不值钱的芹菜当好东西献给别人。比喻贡献的不是有多大价值的东西(多用作送人礼物或建议时的客套话)。
  • 143、献芹: 《列子•杨朱》:“宋国有田夫……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里之富告之曰:‘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后遂以“献芹”谦言自己赠品菲薄或建议浅陋。
  • 144、芹献:也作“献芹”。谦称自己送人的菲薄礼物:如不弃嫌,愿表芹献。
  • 145、献勤: 犹献殷勤。
  • 146、献殷勤:为讨好巴结别人而小心伺候。
  • 147、打勤献趣:基本意思为献殷勤,凑趣。形容阿谀奉承。
  • 148、托妻献子: 传统对口相声节目。主要表现了对友谊的思考。表演形式主要为对“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一死一生,乃见交情;穿房过屋,妻子不避——得有这托妻献子的交情”这句中心俗语展开的解释。
  • 149、献旗: 把锦旗献给某个集体或个人,表示敬意或谢意。
  • 150、献璞: 犹献玉。
  • 拼音xiàn
  • 注音ㄒㄧㄢ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MUD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犬,鬳(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2) 同本义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说文》犬曰羹献。——《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献禽以祭祖。——《周礼·大司马》献羔祭韭。——《诗·豳风·七月》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仪礼·聘礼》(3) 又如:献尸(向代表死人的尸者进献祭品);献帛(祭祀礼仪之一,献上巾帕);献爵(祭祀礼仪之一,献酒);献台(祭台)(4) 下对上、卑对尊的进献献,进也。——《广雅》春献鳖蜃,秋献龟鱼。——《周礼·鳖人》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称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称远近而等贡献。——《荀子·正论》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请献十金。——《墨子·公输》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献之太常。——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献诸朝。(5) 又如:献馘(杀敌立功);献新(进奉应时的新鲜食品);献曲(进献乐曲)(6) 呈现;现露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后汉书·皇后纪上》(7) 又如:献地理图(比喻揭穿底细);献好儿(讨好);献台(比武台;赛台)(8) 进献岁发春兮,汩吾南征。——《楚辞》(9) 又如:献岁(一年的开始)(10) 古时特指主人向宾客敬酒为宾为客,献酬交错。——《诗·小雅·楚茨》主人坐取爵实之,宾之席前西北面,献宾。——《仪礼》(11) 又如:献酬(饮酒时相互酬劝);献酬交错(献酬)(12) 庆贺晋献 文子成室, 晋大夫发焉。——《礼记》(13) 又如:献寿(祝寿)名词(1) 熟知历史掌故的人文献不足故也。(文:典籍)——《论语·八佾》(2) 有价值的图书、文物等 。如:献状(字据,契约);文献(3) 进献的东西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汉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