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献的词语
- 151、东平献颂:《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汉明帝永平〕十五年春行幸东平……帝以所作《光武本纪》示苍,苍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帝甚善之。"后因以"东平献颂"为宗室歌颂帝德的典实。
- 152、赧献:指周赧王和汉献帝。因皆即位衰世,受制于人,卒致亡国,故并称。
- 153、献纳: 献纳xiànnà (1) 委婉的提出意见以供接受、采纳 英 make suggestions (2) 无代价地把东西献出 例 献纳金银 英 contribute
- 154、献纳使: 唐时匦院主持人,专管臣民书奏之官。原称匦使。
- 155、献纳院:唐时朝廷专管臣民书奏呈文等的机构。
- 156、献纳司:即献纳院。
- 157、献谋:献计;献策。
- 158、献梦: 古代群臣于季冬献吉梦给天子以贺吉祥的一种活动。 泛指得吉梦。
- 159、承欢献媚:承欢:迎合他人博取欢心。以自己的媚态博得别人欢心
- 160、献媚: 献媚xiànmèi (1) 做出使人心悦的举动或姿态来讨好、巴结别人 例 献媚取宠 英 doll up;ingratiate oneself with sb.
- 161、美芹之献: 美芹之献měiqín zhīxiàn (1) 古人对自己的上书、建议表示自谦,称“芹献”或“献芹”。例如辛弃疾不顾自己官职低微,就宋金双方和与战的前途作具体分析,写成十篇论文,即名之为《美芹十论》。这里的“美芹之献”指的就是地位低微的人提出的好意见 英 memorial to the emperor
- 162、献履: 冬至后日渐长,古代有献鞋袜的礼俗,表示长久履祥纳福。
- 163、赂献:贿赂献赠的财物。
- 164、黎献: 黎民中的贤者。
- 165、礼献:以礼奉献之物。
- 166、酹献:犹祭奠。
- 167、献馈: 进奉礼物。
- 168、馈献: 1.赠送奉献。馈,通"馈"。
- 169、献款:归顺;投诚。
- 170、文献通考:书名。宋元之际马端临著。三百四十八卷。记载上古到南宋宁宗时历代典章制度沿革。体例仿杜佑《通典》,但分类更细,计有田赋、钱币、户口等二十四门。
- 171、恺献:军事胜利献功时奏恺乐。
- 172、献凯: 献捷。
- 173、献爵: 犹献酒;敬酒。爵,古饮酒器。语出《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则一豆矣。”
- 174、遗体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家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
- 175、捐献: 捐献juānxiàn (1) 向国家、集体献出财物 例 为该计划捐献10万元 英 contribute;donate
- 拼音xiàn
- 注音ㄒㄧㄢˋ
- 笔划13
- 繁体獻
- 五笔FMUD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犬,鬳(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2) 同本义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说文》犬曰羹献。——《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献禽以祭祖。——《周礼·大司马》献羔祭韭。——《诗·豳风·七月》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仪礼·聘礼》(3) 又如:献尸(向代表死人的尸者进献祭品);献帛(祭祀礼仪之一,献上巾帕);献爵(祭祀礼仪之一,献酒);献台(祭台)(4) 下对上、卑对尊的进献献,进也。——《广雅》春献鳖蜃,秋献龟鱼。——《周礼·鳖人》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称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称远近而等贡献。——《荀子·正论》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请献十金。——《墨子·公输》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献之太常。——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献诸朝。(5) 又如:献馘(杀敌立功);献新(进奉应时的新鲜食品);献曲(进献乐曲)(6) 呈现;现露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后汉书·皇后纪上》(7) 又如:献地理图(比喻揭穿底细);献好儿(讨好);献台(比武台;赛台)(8) 进献岁发春兮,汩吾南征。——《楚辞》(9) 又如:献岁(一年的开始)(10) 古时特指主人向宾客敬酒为宾为客,献酬交错。——《诗·小雅·楚茨》主人坐取爵实之,宾之席前西北面,献宾。——《仪礼》(11) 又如:献酬(饮酒时相互酬劝);献酬交错(献酬)(12) 庆贺晋献 文子成室, 晋大夫发焉。——《礼记》(13) 又如:献寿(祝寿)名词(1) 熟知历史掌故的人文献不足故也。(文:典籍)——《论语·八佾》(2) 有价值的图书、文物等 。如:献状(字据,契约);文献(3) 进献的东西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汉书》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