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理的词语

  • 351、教育伦理学: 词语解释⒈  研究教育过程中的道德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教育活动中的道德问题,揭示教师道德的本质、特点和作用,总结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以及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等。⒉  研究道德教育的专门理论。内容包括道德教育的一般理论和原则、过程、方法,教育活动的道德规范等。
  • 352、节理: 节理jiélǐ (1) 岩石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的裂纹或裂缝 英 joint
  • 353、井井有理:意思是形容整齐,有条有理。出自《荀子·儒效》。
  • 354、经典物理学: 词语解释⒈  研究宏观物理现象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包括力学、声学、热学、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等。它的规律只适用于速度远小于光速、尺度远大于原子的领域。因在20世纪前就已发展得较完整,所以又称“古典物理学”。
  • 355、经济管理:对经济活动进行的组织、引导、调节、监督等管理工作的总称。分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前者是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后者是指一个部门、一个企业的管理。
  • 356、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 357、经济地理条件评价: 词语解释⒈  经济地理条件包括经济地理位置、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建设条件、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历史条件、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等发展生产及基本建设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总称。经济地理条件评价是指从生产发展和布局的要求出发,评定自然条件对生产发展和布局的适宜性和保证程度,分析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为确定地区的生产发展和布局提供依据。
  • 358、经营管理:经营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 359、军事理论:《军事理论》是2007年8月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力生。
  • 360、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词语解释⒈  绝对真理指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完全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通过整个人类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而不断接近的。相对真理指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的客观事物的相对正确的认识。绝对真理由发展中的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并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相对真理都含有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两者相互联结,相互转化。
  • 361、绝对真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相对,构成真理发展过程中辩证性质的一对哲学范畴。
  • 362、和事不表理: 词语解释⒈  和事:平息争端;表理:摆道理,讲理。只平息争端,而不去评论是非曲直。
  • 363、合理利己主义: 词语解释⒈  主张在不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的道德理论。认为利己心不仅不会损害社会利益,相反会促进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一致;每个人个人利益的增加,也就增进了社会利益的总和。这种理论在实践上往往表现为损人利己。
  • 364、护理学: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 365、环境毒理学: 词语解释⒈  环境医学的分支学科。利用毒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动物、微生物等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毒理学方法来阐明环境污染物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 366、环境物理学: 词语解释⒈  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研究物理环境同人类的相互作用。主要探讨声、光、热、加速度、振动、电磁场和放射线等对人类的影响,并研究消除这些影响的方法和措施。此外,还研究如何创造一个适宜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物理环境。有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环境放射学和环境空气动力学等分支。
  • 367、环境管理学: 词语解释⒈  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将环境管理技术与环境管理艺术融为一体。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为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理论指导、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
  • 368、黄中通理:以黄色居中而兼有四方之色。指通晓事物的道理。
  • 369、混合关系推理: 词语解释⒈  前提中既有关系判断也有性质判断而结论总是关系判断的推理。
  • 370、大理石: 大理石dàlǐshí (1) 由于变质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结晶化了的一种石灰石 英 marble
  • 371、固体地球物理学: 曾称“大地物理学”。研究地壳及其以下部分的内部构造、组成、物理性质和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的学科。有地震学、地磁学、地力学、应用地球物理学、大地构造物理学等分支学科。
  • 372、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词语解释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共產主義理想教育)[ gòng chǎn zhǔ yì lǐ xiǎng jiào yù ]⒈  德育内容之一。使受教育者向往和追求共产主义的教育。主要内容是:进行社会发展史教育,使学生懂得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确立共产主义的目标和信念;引导学生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雄模范的优秀品质,培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意志、道德和情操;使学生把实现共产主义同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联系,同个人具体的学习任务相联系,为参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准备条件。
  • 373、公平合理: 公平合理gōngpíng-hélǐ (1) 指对一切有关的人公平、平等的对待,它所用的标准往往没有那么严,如在发放救济品的地方应该公平,但严格按照法律办事倒会趋于不公平 例 利润的公平合理分配 英 fair
  • 37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词语解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gōng shuō gōng yǒu lǐ,pó shuō pó yǒu lǐ ]⒈  比喻甲说甲的对,乙说乙的对,各执一词。引证解释⒈  比喻甲说甲的对,乙说乙的对,各执一词。国语辞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gōng shuō gōng yǒu lǐ pó shuō pó yǒu lǐ ]⒈  (谚语)​各有各的道理,各人坚持各人的意思。例如:「他们夫妇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执不下。」
  • 375、代数学基本定理:在复数范围内,任何一个复数系数的一元n次方程至少有一个根。据此可推出一元n次方程有且仅有n个根。年高斯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先给出严格证明,故又称“高斯定理”。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JFG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2) 同本义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说文》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韩非子·解老》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韩非子·和氏》郑人谓玉未理者璞。——《战国策·秦策三》(3) 治理;管理不可胜理。——《战国策·秦策一》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吕氏春秋·劝学》夫能理三苗。——《淮南子·原道》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诸葛亮《出师表》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黄宗羲《柳敬亭传》为天下理财。——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理事自若。——《后汉书·卓茂传》(4) 又如:当家理事;理官(治理狱讼的官员);理民(治理人民);理国(治理国家)(5) 整理,使有条理、有秩序分茧理丝。——《晋书·左芬传》当户理红妆。——《乐府诗集·木兰诗》(6) 又当窗理云鬓。(7) 又如:理妆(整理妆饰);理丝(抽理蚕丝);理鬓(梳理鬓发);理顺(8) 处理,办理 。如:料理(办理;处理);理七(旧俗人死后每七日斋供一次,凡七次,共四十九日而止);理狱(处理讼事)(9) 温习;熟习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古诗十九首》(10) 又如:理书(温习功课);理乐(练习演奏乐曲);理曲(练习歌曲)(11) 奏起 。如:理音(弹奏音乐);理丝(弹奏弦乐);理乐(奏乐)(12) 区分;辨别理道之远近而致贡。——《荀子·王制》(13) 又如:理音(辨别声音)(14) 理睬,理会只顾玩笑,并不理他。——《红楼梦》(15) 又如:不理(不闻不问);理值(理睬);理识(犹理睬)(16) 申诉;辨白 。如:理诉(申诉);理说(申辨是非);理辨(申辨)(17) 修缮 。如:理葺(修理,修补);理楫(修理船桨)(18) 操理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名词(1) 纹理;条理井井兮有其理也。——《荀子·儒效》璧袭无理。——《淮南子·览冥》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说文解字·叙》圭形石质,苍色腻理。——刘禹锡《砥石赋》(2) 又如:理比(纹理相次);理路(纹理,纹路)(3) 法律;司法官弦子旗为理。——管子·小匡》遂下于理。——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4) 又如:理刑厅(理刑官员)(5) 道理,义理井井兮其有理也。——《荀子·儒效》恶积祸盈,理至焦烂。——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势不同而理同。——柳宗元《送薛存义序》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庄子·秋水》理实如兄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天下之理得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验之以理。——《吕氏春秋·慎行论》理无专在。——清· 刘开《问说》(6) 又理有未安,妄以臆度。(7) 又如:无理(没有道理);在理(合乎道理);理致(义理情致,思想情趣);理窟(义理会聚处;道理深奥处);理顺(道理顺当;理由正当)(8) 事理 。如:理趣(事理的旨趣)(9) 使者行理之命,无月不至。——《左传·昭公十三年》。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10) 媒人吾令蹇修以为理。——《楚辞·屈原·离骚》(11) 自然科学与物质世界和其现象有关的这种知识 。如:理工科(12) 物理学 。如:数理化(13) 通“吏”。狱官孟秋之月:命理瞻伤。——《礼记·月令》李离者, 晋文公之理也。——《史记·循吏列传》形容词治理得很好本事不理。——《荀子·天论》运极则化,理乱相承。——《后汉书·蔡邕传》一切治理,威名流闻。——《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