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理的词语
- 376、管理心理学: 词语解释⒈ 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内容包括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行为、组织行为等。
- 377、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词语解释⒈ 中学生的一种国际物理竞赛。创始于1967年。第一届竞赛在波兰华沙举行,以后每年举行一次,第二十五届在中国北京举行。竞赛内容除中学物理外,还有大学普通物理,所用数学工具也超出中学范围,如可用到微积分。竞赛除理论题外,还有实验题。
- 378、非理性主义: 词语解释⒈ 也称“反理性主义”。一种唯心主义哲学学说。它否定理性思维能力,宣扬意志、直觉和盲目力量。
- 379、洞达事理: 词语解释⒈ 洞达:透彻,深远;理:道理,规律。深入透彻了解事物规律。
- 380、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征、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支配。产生于世纪, 世纪以后受到批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孟德斯鸠、英国的巴克尔、德国的拉采尔、美国的森普尔。
- 381、地理要素: 形成不同地理类型、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差异性的主要地理因素。在地理环境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其变化往往引起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从而导致地理环境的变化。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地理要素不是一个,而是一个以上。
- 382、地理学: 地理学dìlǐxué (1) 研究地球及其生命的科学;尤指对陆地、海洋、大气的描述,对动植物、包括人类的分布状态以及人类根据种种自然力的相互关系所从事的劳动的描述 英 geography
- 383、电弱统一理论: 词语解释⒈ 统一描述弱作用与电磁作用的理论。有许多模型,其中最成功的是温伯格萨拉姆提出的自发破缺的规范理论,既能解释电磁作用与弱作用的共性,又能解释两者差异。其预言也为实验所证实。
- 384、二难推理: 词语解释⒈ 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有两个选言支的选言判断做前提构成的推理。假言选言推理的主要形式。其结论可以是直言判断,也可以是选言判断。因为这种推理有时反映左右为难的困境,故称。东方朔偷饮了汉武帝求得的据说饮了能够不死的酒,汉武帝要杀他,他说:“如果这酒真能使人不死,那么你就杀不死我;如果这酒不能使人不死(你能杀得死我),那么它就没有什么用处;这酒或者能使人不死,或者不能使人不死;所以你或者杀不死我,或者不必杀我。”这就是一个二难推理。汉武帝认为他说得有理,就放了他。
- 385、东方汇理与苏伊士银行: 词语解释东方汇理与苏伊士银行(東方匯理與蘇伊士銀行)[ dōng fāng huì lǐ yǔ sū yī shì yín háng ]⒈ 法国国有银行。1975年由东方汇理银行和苏伊士矿业联合银行合并组成。1982年实行国有化。东方汇理银行于19世纪末即在上海设分行,故在中国此银行沿用旧称。总行在巴黎。在法国国内外有很多分支机构。是世界大商业银行之一。
- 386、断事以理:根据道理来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
- 387、持之有故,言之有理: 词语解释⒈ 持:持论,立论;故:根据。立论有根据,讲话有道理。
- 388、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词语解释⒈ 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
- 389、查理一世: 词语解释⒈ 查理一世(carlosi,1500-1558)。西班牙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查理五世)。因继承关系,领有欧洲西班牙、尼德兰、南意大利和奥地利、匈牙利、捷克等地以及西班牙领有的美洲殖民地,为欧洲历史上领地最广的君主。在位时,镇压西班牙、尼德兰起义,与法国争夺意大利,反对德意志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退位时,将西班牙以及尼德兰、南意大利和西属美洲殖民地等领地给儿子腓力二世,将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及其奥地利等领地给弟弟斐迪南一世。⒉ 查理一世(charlesi,1600-1649)。英国国王。在位时,推行专制政策,引起资产阶级强烈不满。为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于1640年两次召开国会,企图筹集军费而遭反对,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42年和1648年两次挑起内战,均被国会军打败。1649年1月被国会处死。
- 390、层理: 词语解释⒈ 沉积岩中因先后沉积的物质颗粒的成分、大小、形状和颜色不同而形成的成层现象。是沉积岩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反映了当时沉积的环境。按形态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和交错层理等。
- 391、辞穷理极:辞:文辞;穷:完,尽;极:终,到头。无话可说,无理可辩
- 392、辞穷理尽:中国古代哲学名词。“居敬”指以身心的清静来排除物欲的诱惑;“穷理”指去获得事物所以然的道理。两者相辅相成。
- 393、辞简理博:文辞简要﹐意义完备。
- 394、不明事理:暧昧:含糊,不清楚。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形容态度不明朗,关系不鲜明。
- 395、不等量公理: 词语解释⒈ 包括以下公理:(1)全量大于它的任一部分;(2)不等量加上(减去)等量,其和(差)不等,原来大的仍大;(3)等量减去不等量,其差不等,减去大的,差反而小;(4)不等量加不等量,大量的和大于小量的和;(5)甲量大于乙量,乙量大于丙量,则甲量大于丙量;(6)在不等式中,一个量可用它的等量来代替(等量代换)。
- 396、病理切片: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通常将病变组织包埋在石蜡块里,用切片机切成薄片,再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作出病理诊断。
- 397、冰释理顺: 词语解释⒈ 释:消化;顺:通顺。冰层消融,理路通顺。比喻疑问都解开了,道理也讲通了。
- 398、不理会: 不理会bù lǐhuì (1) 不值得重视,不理 例 不理会一个同僚的粗野无礼 英 disregard (2) 不愿理会 例 不理会友好的表示 英 ignore (3) 排除在考虑之外 例 这个…党倾向于完全不理会国有化 英 let alone
- 399、不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的对称。以关于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的判断为前提,推出关于某类事物全体对象的判断做结论的推理。在归纳推理中,完全归纳推理是不多的,不完全归纳推理则是大量的。有两种:(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这是或然性推理;(2)科学归纳推理,这是必然性推理。
- 400、安分守理:安于本分,遵守事理。书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个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随心所欲。”
- 拼音lǐ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理
- 五笔GJFG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2) 同本义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说文》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韩非子·解老》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韩非子·和氏》郑人谓玉未理者璞。——《战国策·秦策三》(3) 治理;管理不可胜理。——《战国策·秦策一》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吕氏春秋·劝学》夫能理三苗。——《淮南子·原道》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诸葛亮《出师表》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黄宗羲《柳敬亭传》为天下理财。——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理事自若。——《后汉书·卓茂传》(4) 又如:当家理事;理官(治理狱讼的官员);理民(治理人民);理国(治理国家)(5) 整理,使有条理、有秩序分茧理丝。——《晋书·左芬传》当户理红妆。——《乐府诗集·木兰诗》(6) 又当窗理云鬓。(7) 又如:理妆(整理妆饰);理丝(抽理蚕丝);理鬓(梳理鬓发);理顺(8) 处理,办理 。如:料理(办理;处理);理七(旧俗人死后每七日斋供一次,凡七次,共四十九日而止);理狱(处理讼事)(9) 温习;熟习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古诗十九首》(10) 又如:理书(温习功课);理乐(练习演奏乐曲);理曲(练习歌曲)(11) 奏起 。如:理音(弹奏音乐);理丝(弹奏弦乐);理乐(奏乐)(12) 区分;辨别理道之远近而致贡。——《荀子·王制》(13) 又如:理音(辨别声音)(14) 理睬,理会只顾玩笑,并不理他。——《红楼梦》(15) 又如:不理(不闻不问);理值(理睬);理识(犹理睬)(16) 申诉;辨白 。如:理诉(申诉);理说(申辨是非);理辨(申辨)(17) 修缮 。如:理葺(修理,修补);理楫(修理船桨)(18) 操理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名词(1) 纹理;条理井井兮有其理也。——《荀子·儒效》璧袭无理。——《淮南子·览冥》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说文解字·叙》圭形石质,苍色腻理。——刘禹锡《砥石赋》(2) 又如:理比(纹理相次);理路(纹理,纹路)(3) 法律;司法官弦子旗为理。——管子·小匡》遂下于理。——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4) 又如:理刑厅(理刑官员)(5) 道理,义理井井兮其有理也。——《荀子·儒效》恶积祸盈,理至焦烂。——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势不同而理同。——柳宗元《送薛存义序》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庄子·秋水》理实如兄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天下之理得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验之以理。——《吕氏春秋·慎行论》理无专在。——清· 刘开《问说》(6) 又理有未安,妄以臆度。(7) 又如:无理(没有道理);在理(合乎道理);理致(义理情致,思想情趣);理窟(义理会聚处;道理深奥处);理顺(道理顺当;理由正当)(8) 事理 。如:理趣(事理的旨趣)(9) 使者行理之命,无月不至。——《左传·昭公十三年》。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10) 媒人吾令蹇修以为理。——《楚辞·屈原·离骚》(11) 自然科学与物质世界和其现象有关的这种知识 。如:理工科(12) 物理学 。如:数理化(13) 通“吏”。狱官孟秋之月:命理瞻伤。——《礼记·月令》李离者, 晋文公之理也。——《史记·循吏列传》形容词治理得很好本事不理。——《荀子·天论》运极则化,理乱相承。——《后汉书·蔡邕传》一切治理,威名流闻。——《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查看更多]
L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