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璧的词语

  • 1、和氏之璧,隋侯之珠: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是我国古代谚语,用来形容异常珍贵的宝物或非常杰出的人才,其中“和氏璧”、“隋侯珠”是指我国古代两件最著名的国宝级文物。
  • 2、和氏之璧,夜光之珠: “和氏之璧,夜光之珠”是一个汉语词汇,指世上罕有的珍宝,晋·刘琨《答卢谌诗一首并书》有所记载。
  • 3、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词语解释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pǐ fū wú zuì,huái bì qí zuì ]⒈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引证解释⒈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引《左传·桓公十年》:“初, 虞叔 有玉, 虞公 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 周 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飢乏,不如以穀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中英杰 《罗浮山血泪祭》:“天之苍苍,正色何色?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万能的真理你为什么无动于衷?”亦省作“匹夫怀璧”。 清 叶廷琯 《鸥波渔话·藏书画沽祸》:“书画之癖,往往沽祸,古今皆然,亦匹夫怀璧之义。”国语辞典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pǐ fū wú zuì huái bì qí zuì ]⒈  拥有珍宝容易招来祸害。吾焉用此,其贾害也。』」也作「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引《左传·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4、环林璧水: 词语解释⒈  环林:林木环绕,古代借指太学;璧水:指太学。古时用以指代太学。
  • 5、點璧:白璧的斑点。比喻美中不足。
  • 6、乐府双璧: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 7、履璧: 楚共王有宠子五人,无嫡立。乃埋璧祷于神,使能践之者立为嗣。
  • 8、连城之璧: 连城之璧liánchéngzhībì (1) 价值连城的美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后因以“连城之璧”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英 a very valuable and rare thing
  • 9、视如拱璧:指看得极其宝贵。
  • 10、奉为圭璧: 《越缦堂诗话》 【名称】:奉为圭璧【拼音】:fèng wéi guī bì【解释】:圭璧:玉器,指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尊重有价值的东西。【出处】: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中卷:“余之此言,天下作诗者,当字字奉为圭璧。”
  • 11、點漆璧:指墨。
  • 12、贵险贱璧: 词 目 贵险贱璧 发 音 guì xian jiàn bì 释 义 贵重光阴甚于玉璧。比喻时间的宝贵。
  • 13、瑑璧: 1.雕有纹饰的璧玉。
  • 14、珠璧: 珍珠与璧玉。 喻指皎洁的光辉,光亮。 比喻珍贵之物。
  • 15、中外合璧: 中西合璧。
  • 16、中西合璧: 中西合璧Zhōng-Xī hébì (1) 比喻把中国原有的好东西与从外国传进来的好东西之优点合到一起 英 a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echniques)
  • 17、赵氏璧:亦作'赵王璧'。 和氏璧的别称。春秋时,楚人卞和自山中所得宝玉。战国时,为赵惠文王所得,故称。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秦昭王曾恃强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蔺相如奉璧出使,终于完璧归赵。'赵氏璧'遂以着称,并常为后人诗文所道及。
  • 18、赵王璧: 1.见"赵氏璧"。
  • 19、赵璧:和氏璧的别称。
  • 20、载璧:祭祀所用的璧。
  • 21、舆金辇璧:用车载运金玉宝货。
  • 22、遗珠弃璧:本指弃置不用的珍珠玉璧,比喻弃置不用的美好事物和优秀人才。
  • 23、夜光之璧: 珍贵的璧玉,夜间放光。 
  • 24、夜光璧:宝玉名。
  • 25、悬璧: 1.用悬黎制成的璧。 2.悬挂着的璧玉。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18
  • 繁体
  • 五笔NKU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玉,辟声。本义: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2) 同本义璧,瑞玉环也。——《说文》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肉边好孔。玉人,璧好三寸。”璧者,方中圆外。——《白虎通》宏璧。——《书·顾命》。郑注:“大璧,度尺二寸。”以苍璧礼天。——《周礼·大宗伯》如圭如璧。——《诗·卫风·淇奥》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奏 秦王。(3) 又如:璧不可以防寒(比喻物品虽然贵重,但无实际的用处);璧雍(璧堂。古代天子所设的太学。外形好像圆璧,周围以水绕之)(4) 玉的通称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唐· 李朝威《柳毅传》(5) 又如:璧玉(上等美玉);璧散(古玉爵名。为祭祈时所用的礼器);璧人(仪容美好的人);璧门(用玉装饰的门)(6) 喻月亮 。如:璧采(比喻月光,月色)动词退回赠送的礼品或归还借用之物 。如:璧帖拜门(退还以前结拜为兄弟的蓝帖,另具门生帖子拜在门下,改做师生关系);璧回(敬词。表示退还赠礼或归还借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