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番的词语
- 51、番兵: 1.服役的士兵。 2.外族军队。
- 52、番地:指少数民族地区或外国。
- 53、番当:明清时官府当值的捕役。
- 54、番石: 1.滑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滑石》。
- 55、番番:一次又一次。次次;事事。参看'番番是福'。
- 56、番子: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人。 明清时缉捕罪犯的差役。明代役长称档头,下有番子数人为干事。清代番子,由协领官统率,归刑司指使,司缉捕刑杖。另有户司番子,司照料贡物。
- 57、番人:指少数民族或外国人。 即番当。
- 58、番禺: 番禺Pānyú (1) 县名。在广州市南郊 英 Panyu county
- 59、番校:指捕役。
- 60、番塞:指与少数民族或外国交界的要地。
- 61、番宿:轮班值夜。
- 62、番阏: 1.篱笆编筑成的围墙。
- 63、和番: 1.亦作"和蕃"。 2.古指中原王朝与外族﹑外国修好。 3.犹和亲。
- 64、边番:指边地的少数民族。
- 65、番落: 1.少数民族聚居之处。 2.指少数民族。
- 66、番茄: 番茄fānqié (1) 又叫西红柿。一种番茄属植物;为取其果实而广泛栽培,叶偶数羽状,花黄色 英 tomato
- 67、番氓:旧时对少数民族普通民众的称呼。
- 68、番佛:旧时对外国银元的俗称。主要指有人头像的西班牙"本洋"。
- 69、传番:命令。
- 70、番仔:'1、旧指原住民;
- 71、番降:即降真香。香木名。
- 72、番经厂:明代宫中习念梵文经咒的地方。
- 73、番上: 1.唐代府兵定期轮流到京师担任宿卫之称。
- 74、番乐:少数民族或外国的音乐。
- 75、番族:旧称少数民族。《宣和画谱.胡瓌》载五代胡瓌有《番族牧马图》。
- 拼音fān,pān
- 注音ㄈㄢ,ㄆㄢ
- 笔划12
- 繁体番
- 五笔TOLF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fān动词(1)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象野兽的足掌和爪,下面的“田”象兽足踩出的印子。①本义:兽足。②更替,替代,轮流)(2) 更替,轮值顿兵一万,番代往来。——《北史·贺弼传》漏鼓移则番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3) 又如:番代(轮流更换);番休(轮流休息);番更(轮流巡夜)(4) 用同“翻” 。如:番将转来(翻转过来);番修(翻修);番身(翻身)量词(1) 次,回迭为三番。——《列子·汤问》(2) 又如:几番风雨;番把(几次);番番是福(每件事都吉利)(3) 种 。如:别有一番天地;别有一番滋味;一番江水一番鱼(4) 片;枚;块宫中造清思院新殿,用铜镜三千片,黄白金薄十万番。——《旧唐书》(5) 古代计算纸张的单位秩满归,吏以纸万番赆之, 暹为受百番。——《新唐书》(6) 倍 。如:翻番;翻了一番形容词(1) 旧时对西方边境各少数民族和外国的称呼 。如:番西(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番钱(外族钱币);番王(少数民族的领袖);番客(指客居中国的外族人或外国人;或客居南洋的中国人)(2) 通“蕃”。草木茂盛子子孙孙,永永番昌。——汉《白石神君碑》名词(1) 通“藩”。篱笆抗折其貌以象墁(màn以泥茨涂屋)茨番阏(è雍塞)也。——《荀子·礼论》。杨倞注:“番,读为藩。藩篱也。”(2) 另见pānpān名词(1) 姓皇父卿士,番维司徒。——《诗·小雅》(2) 另见fān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