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的的词语

  • 5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暂无解释。
  • 52、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比喻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
  • 53、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指团聚是相对的,终究要分离的。
  • 54、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 剧本。英国王尔德作于1892年。温德米尔夫人不知丈夫私下接济并坚持邀请来参加她生日舞会的埃尔琳夫人是她的离过婚的母亲,怀疑丈夫与埃尔琳夫人关系暧昧,负气来到追求她的伯爵家里。埃尔琳夫人赶来劝解。恰好伯爵和客人回家,两位夫人躲了起来,但温德米尔夫人遗忘的扇子被发现。为免女儿出丑,埃尔琳夫人出来承认扇子是自己的,使女儿得以暗中离去。
  • 55、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营房是固定的,而每年都有老兵走了,新兵来,就像流水一样,以说明当兵的人的辛苦以及指人处的位置会变化。
  • 56、维伦道夫的维纳斯:雕塑。出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维伦道夫洞。约作于公元前3万年。该女像乳房丰隆,臀部肥大,双臂萎缩,足部省略,脸部仅有卷发而无五官,是一件极为精采的原始雕塑作品。
  • 57、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当代诗人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抒情现代诗。
  • 58、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中国现代诗歌,作者是梁小斌。
  • 59、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比喻从外面来的人或物受到重视,被认为有才能或好,有讽刺意味。
  • 60、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是饿死的骆驼体积也比马的大。引申为:在一方面有特别特长的人,即使在这方面突然到了穷困的地步,也比一些在这方面刚出炉的人强。
  • 61、没有工作的一年: 《没有工作的一年》是由辣目洋子、万鹏、翟子路领衔主演,李俊贤、蒋雪鸣、朱锐、李彦漫主演的现代都市话题剧。
  • 62、我所知道的康桥:《我所知道的康桥》2006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63、八棒十三的罪过:最轻的罪。宋朝的刑制,最轻的杖刑打十三下,最轻的笞刑打七下或八下。见《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
  • 64、真格的:真的、实在的。
  • 65、文的: 1.骏马的一种。毛色鲜明有文采﹐白额。的﹐通"馰"。
  • 66、中的: 指箭射中靶心。 指达到目的。 犹言中肯,切当。
  • 67、指的: 确切指明。
  • 68、质的: 1.箭靶。 2.目标或准绳。
  • 69、主的:主要目标。
  • 70、众怨之的:众人怨恨的目标。
  • 71、一死的: 顽固地;死硬地。
  • 7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词语解释⒈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中共十四大、十五大报告都作了深入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73、眼见的: 1.见"眼见得"。
  • 74、亚卡第亚的牧人:油画。法国普桑作于1638-1639年。亚卡第亚是希腊传说中的幸福之地。画面表现三个身着古典装束的牧人正在辨认一座墓碑上的铭文:“我曾住在亚卡第亚。”而另一个身穿古典服装的妇女则沉静地站在一旁。作品构图平稳,富有悲剧性的金色色调,柔和而灿烂。
  • 75、一发破的:发: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
  • 拼音de,dí,dì,dī
  • 注音ㄉㄧˊ,ㄉㄧˋ,˙ㄉㄜ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QYY

基本释义

de助词(1)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2)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3) 〈代〉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4)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5)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6)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7)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8)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9) 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10) 〈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11) 同“得”,后面带补语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12) 同“地”(de)。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13) 另见dí;dìdí副词(1) 确实;实在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3) 必定;一定 。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4) 另见de;dìdì名词(1)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2) 箭靶的中心目标。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3) 鲜明的样子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4) 另见de,dídī暂无详细释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