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皆的词语
- 26、孔皆: 1.普遍。 2.指普遍降福。
- 27、尽皆:全都,完全。
- 28、在在皆是:在在: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 29、举目皆是:抬头看满眼都是。形容数量多
- 30、穷通皆命:穷:不得志;通:通达。不得志和通达都是命中注定
- 31、白头皆老:白头:头发白。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 32、众功皆兴:众:多。许许多多行业都兴盛起来。
- 33、有求皆苦:有所求,才会感到痛苦,若没有贪求,就会得到快乐。
- 34、众人皆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Sīmǎ Zhāo zhī xīn,lùrén jiē zhī[Sima Zhao's ill intention is obvious to everybody in the street;the trick is all too evident to the man in the street]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魏帝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独揽大权,图谋篡位,曹髦一次气愤地对大臣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去讨贼。”后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
- 35、毛发皆竖:竖:直立。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极度恐惧、紧张的样子
- 36、万马皆喑: 万马皆喑wàn mǎ jiē yīn (1) 所有的马都不出声音,比喻沉闷压抑的政治局面 英 ten thousand horses standing mute
- 37、全盘皆输: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原指 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
- 38、比比皆知:就是所有的人,都知道的意思。
- 39、妇幼皆知:妇女儿童都知道,指众所周知的事物。
- 40、万事皆休:指一切事情全都完结了。形容悲观失望,不想再有所作为。也表示什么事端都没有。
- 41、四海皆知:全世界都知道。
- 42、心胆皆碎: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 43、万法皆空:是真的,没有一法是实在的。
- 44、老少皆宜: 本义指老人和儿童都适宜,喻指适用的范围非常广。
- 45、动静皆宜: 一个人言行举止和放松状态下都有值得观赏的一面。
- 46、游刃皆虚: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范容期见郗超俗情不淡,戏之曰:‘夷、齐、巢、许一诣垂名。何必劳神苦形,支策据梧邪?’郗未答,韩康伯曰:‘何不使游刃皆虚?’”
- 47、万念皆空: 所有思念都落空。
- 48、比目皆是: 一个挨一个。
- 49、易地皆然:易地:更换位置。只要人的信仰一致,即使更换位置使之处于不同的环境,他们的表现也一样。
- 50、举座皆惊: 指所有的人都很惊讶愕然。
- 拼音jiē
- 注音ㄐㄧㄝ
- 笔划9
- 繁体皆
- 五笔XXRF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副词(1) (会意。从比,从白。从“比”,有“并”的意思。本义:都,全)(2) 同本义皆,俱词也。——《说文》百堵皆兴。皆死皆殡。——《左传·哀公十一年》予及汝皆亡。——《书·汤誓》燕、 赵、 韩、 魏闻之,皆朝于 齐。——《战国策·齐策》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左传·隐公元年》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皆自于人欤。——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所在皆是。——宋· 苏轼《石钟山记》皆托忠烈之名。——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环村居者皆猎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吾村十里皆平原(3) 又如:皆悉(尽;全都);皆既(日月亏蚀全尽);这件事情人人皆知(4) 通“偕”;一同皆行至于阶让。——《仪礼·聘礼》。注:“犹并也。”皆陈殿下。——《战国策·燕策》左右皆流涕。——唐· 李朝威《柳毅传》宫中皆恸哭。一时皆下。廷中皆大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予及女皆亡。——《书·汤誓》亡国之主不自以为惑。故与桀、 纣、 幽、 厉皆也。——《吕氏春秋·离谓》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