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皮的词语
- 26、皮包骨:(形)形容极其消瘦的样子。
- 27、拉皮车: 拉皮是一个贬义词,指生产厂商又想解决消费者的审视疲劳,又不想投入多的资金,对现有车型在外观上只进行一些小的改款。
- 28、卷根白皮:以乌桕木作切菜砧板,在砧板上剁肉糜,吃后可引起急性中毒。
- 29、皮老虎: 皮老虎也叫抽气式马桶疏通器,是一种靠气压疏通下水管道的工具。
- 30、羊皮:1.羊皮制成的纸形薄片,用于书写。
- 31、吃皮:指一个人或一件事很吃得开,很占优势。
- 32、十二皮部: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
- 33、二皮脸: 方言。脸皮厚,不怕难为情。
- 34、鸡皮鹤首: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
- 35、羊皮:1.羊皮制成的纸形薄片,用于书写。
- 36、虎质羊皮: 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 37、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高。
- 38、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喻人多智广。“赛过”亦说成“顶个”或“合成一个”
- 39、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 40、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皮没有了﹐毛长在哪里?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就不能存在。
- 41、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皮没有了﹐毛长在哪里?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就不能存在。
- 4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将:副词,又。焉:哪里。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又长到哪里去呢?比喻人或事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无法存在。
- 43、皮不存而毛焉附: 皮不存而毛焉附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pí bù cún ér máo yān fù,意思是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44、嘴尖皮厚腹中空:说话尖酸刻薄,脸皮厚,腹中没有真才实学
- 45、主皮: 1.古代乡射礼共射三次,第二次以射中皮质的箭靶为主,故称"主皮"。 2.泛指射中目标。
- 46、子皮: 鸱夷子皮的省称。
- 47、竹皮: 1.指笋壳。即箨。竹初生时的外壳。
- 48、竹皮冠: 1.秦末刘邦以竹皮所作之冠。 2.借指戴竹皮冠的乡野之人。
- 49、嘴皮子: 嘴皮子zuǐpízi (1) 口∶嘴唇;喻指口才 例 把这位亲家太太成日价合舅太太一处盘桓,也练出嘴皮子来了。——《儿女英雄传》 英 lips of a glib talker
- 50、嘴皮: 嘴唇。
- 拼音pí
- 注音ㄆㄧˊ
- 笔划5
- 繁体皮
- 五笔HCI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2) 同本义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皮,剥也。——《广雅》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皮瓠以为蓄。——《释名》(3) 又如:皮面(4) 酥脆的东西变韧 。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名词(1) 兽皮 。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事之以皮币。——《孟子》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3) 皮毛;皮革岛夷皮服。——《书·禹贡》(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如:铜皮;铅皮;豆腐皮形容词(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2) 顽皮;调皮 。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如:他老挨批,都皮了(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如:皮棉 [查看更多]
P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