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盗的词语

  • 1、《盗墓笔记》首播: 改编自南派三叔所著的同名小说的季播剧《盗墓笔记》由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由郑保瑞和罗永昌联合掌镜,当红“小鲜肉”李易峰、 杨洋、刘天佐、张智尧、魏巍携手人气女星唐嫣领衔主演,主要讲述了五个主要角色进入古墓探险的故事。此外,该剧定档于2015年6月12日首播。
  • 2、盗移:喻指叛逆篡位。
  • 3、被盗:指的是自己的物品或隐私信息被窃取。
  • 4、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周易·系辞上》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出自《周易·系辞上》,大意为意思是收藏财物不慎,等于叫人来偷。
  • 5、不食盗食:讽刺那些所谓讲仁义的人。
  • 6、赍盗粮,借贼兵: 《荀子·大略》
  • 7、水盗: 出没于江河湖泊的盗匪。
  • 8、强盗挂念珠: 词语解释⒈  念珠:信佛的人念佛时用的数珠。形容假装行善。
  • 9、江盗: 江盗jiāngdào (1) 出没于长江上的强盗船只 例 有江盗百艘。——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英 a notorious bandit boats
  • 10、借寇兵,赍盗粮: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 11、借贼兵,赍盗粮: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
  • 12、掠盗:抢劫,抄掠。
  • 13、陨盗:蔡裔是个有勇猛气质的人,他说话的声音如同打雷一样震耳。曾经有两个小偷进到他家房内,蔡裔拍床高声一喊,两个小偷都被震死。
  • 14、盗猎:  亦作“盗猎 ”。非法捕猎。
  • 15、闚盗:伺机窃取。《后汉书·儒林传论》:“权彊之臣,息其闚盗之谋,豪俊之夫,屈於鄙生之议者,人诵先王言也,不畏逆顺埶也。”
  • 16、霍世盗名:迷惑世人,盗取名誉。
  • 17、红线盗盒: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欲吞并潞州节度使薛嵩之地,薛嵩甚为忧虑。
  • 18、惯盗: 惯盗guàndào (1) 经常抢夺别人财物、从事盗劫活动的人 英 hardened thief
  • 19、疑邻盗斧: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20、盗蜂:指到其他蜂巢中采蜜的工蜂。
  • 21、陈實遗盗:,意思是以仁德感动窃贼弃恶从善之典故。
  • 22、打家劫盗:劫:抢夺。指到人家里抢劫财物
  • 23、大儒纵盗:古代中国民间传说故事。
  • 24、藏贼引盗:藏:隐藏;引:勾引。包庇小偷,勾引强盗。形容与坏人狼狈为奸
  • 25、采花大盗:最开始是指纯粹的偷盗花草之类的盗贼,并不是对女性实施强制性性行为的意思。因古代称未出嫁的女子为黄花闺女,而一些变态又喜欢染指这类女子,所以慢慢的采花大盗就引申到现在强奸犯。
  •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UQWL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本义:盗窃,偷东西)(2) 同本义盜,私利物也。窃货曰盗。——《荀子·脩身》君子不为盗,贤人不为窃。——《庄子·山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盗器为奸。——《左传·文公十八年》盗名不如盗货。——《荀子·不苟》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齐国人善盗乎?——《晏子春秋·内篇杂下》(3) 又如:偷盗(偷窃);盗跖下惠(跖和柳下惠,两人虽是兄弟,但跖被诬为大盗,而柳下惠却被视为圣人);盗名(偷取美名)(4) 抢掠劫持遂共盗而残之。——《列子·说符》(5) 窃据;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 。如:盗恩(冒取他人的功勋和奖赏);盗篡(盗窃夺取。特指臣子取代君位);盗据(割据;强占)(6) 诈骗;骗取 。如:欺世盗名;盗言(巧诈甜美的言辞);盗铸(私自铸钱)(7) 侵犯 。如:盗边(侵犯边境)(8) 私通闻平居家时,盗其嫂。——《汉书·陈平传》(9) 逃避 。如:盗税(逃避纳税)名词(1) 偷盗财物的人(先秦两汉用“盗”)其犹穿窬(跳墙)之盗也与。——《论语·阳货》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刘基《卖柑者言》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世说新语·或溺》(2) 抢劫财物的人,强盗职盗为寇。——《诗·大雅·桑柔》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宋· 苏轼《教战守》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庄子·盗跖》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是故寇盗处处蚁合。——《世说新语·识鉴》(3) 又如:盗竽(盗魁;盗首);盗目(盗贼头目);海盗;窃国大盗(4) 对反叛者的贬称 。如:盗乱(盗匪之乱)副词偷偷地,暗中地民亦间盗铸钱。——《史记·平准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