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盗的词语

  • 251、盗颉:窃取克扣。
  • 252、盗铃掩耳: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比喻自欺欺人。
  • 253、盗具:为盗之具。指谋取私利的手段。
  • 254、盗窟: 1.犹盗巢。
  • 255、盗买: 1.亦作"盗买"。 2.非法购买。
  • 256、盗釂:谓过量痛饮。
  • 257、盗伙: 1.结聚成伙的盗贼。
  • 258、盗狗: 1.偷食的狗。 2.杀狗。
  • 259、盗铸: 1.亦作"盗铸"。 2.谓私自铸造钱币。
  • 260、盗摩:谓偷磨金属钱币以取其屑。
  • 261、盗抾:盗窃掠夺者。
  • 262、盗名字: 1.窃取名义和称号。
  • 263、盗名欺世: 盗名欺世dàomíng-qīshì (1) 窃取名誉,欺骗世人。亦作“欺世盗名” 英 hoodwink world public opinion by calling black white
  • 264、盗取:1.以非法的手段窃取财物。2.有窃取;掠夺的意思。
  • 265、盗帅:盗匪首领。
  • 266、盗械:谓因犯罪而被戴上刑具。《山海经.海内经》:"北海之内,有反缚盗械﹑带戈常倍之佐,名曰相顾之尸。"《汉书.惠帝纪》:"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系。"颜师古注:"盗械者,凡以罪着械皆得称焉。"汉刘歆《上表》:"孝宣帝时,击磻石于上郡,陷,得石室,其中有反缚盗械人。"一说,"盗者,逃也。恐其逃亡,故着械也。"见《汉书.惠帝纪》颜师古注引如淳曰。
  • 267、盗香:晋贾充之女悦其父之属吏韩寿,因婢潜通音好,复盗武帝赐其父之西域奇香赠之。见《晋书.贾充传》。后因谓男女私通为"盗香"。
  • 268、盗患:盗劫的祸害。
  • 269、盗马: 1.春秋时,秦穆公出游,其右骖亡失,穆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穆公不罪食马人,而赐其酒,以佐食。后秦晋战于韩原,晋军围穆公乘,食马者三百馀人奋力救之,遂破晋军,虏晋惠公。事见《吕氏春秋.爱士》。后用为赏罪臣而终得其力的典实。
  • 270、盗夺:掠夺,侵夺。
  • 271、盗竽:犹盗魁。
  • 272、盗嫂受金: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 273、盗丘: 1.对孔丘的贬称。
  • 274、盗憎主人:盗:贼。憎:恨。主人:这里指遭偷窃的人。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
  • 275、盗贼公行:谓盗贼公开作案,无所忌禅。
  •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UQWL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本义:盗窃,偷东西)(2) 同本义盜,私利物也。窃货曰盗。——《荀子·脩身》君子不为盗,贤人不为窃。——《庄子·山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盗器为奸。——《左传·文公十八年》盗名不如盗货。——《荀子·不苟》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齐国人善盗乎?——《晏子春秋·内篇杂下》(3) 又如:偷盗(偷窃);盗跖下惠(跖和柳下惠,两人虽是兄弟,但跖被诬为大盗,而柳下惠却被视为圣人);盗名(偷取美名)(4) 抢掠劫持遂共盗而残之。——《列子·说符》(5) 窃据;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 。如:盗恩(冒取他人的功勋和奖赏);盗篡(盗窃夺取。特指臣子取代君位);盗据(割据;强占)(6) 诈骗;骗取 。如:欺世盗名;盗言(巧诈甜美的言辞);盗铸(私自铸钱)(7) 侵犯 。如:盗边(侵犯边境)(8) 私通闻平居家时,盗其嫂。——《汉书·陈平传》(9) 逃避 。如:盗税(逃避纳税)名词(1) 偷盗财物的人(先秦两汉用“盗”)其犹穿窬(跳墙)之盗也与。——《论语·阳货》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刘基《卖柑者言》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世说新语·或溺》(2) 抢劫财物的人,强盗职盗为寇。——《诗·大雅·桑柔》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宋· 苏轼《教战守》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庄子·盗跖》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是故寇盗处处蚁合。——《世说新语·识鉴》(3) 又如:盗竽(盗魁;盗首);盗目(盗贼头目);海盗;窃国大盗(4) 对反叛者的贬称 。如:盗乱(盗匪之乱)副词偷偷地,暗中地民亦间盗铸钱。——《史记·平准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