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眄的词语
- 1、转眄:转动目光。转眼。喻时间短促。
- 2、周眄:环顾。
- 3、游眄:流览;纵览。
- 4、意眄: 1.关怀照顾。
- 5、流眄: 流转目光观看。
- 6、鹄眄:犹鹄望。
- 7、高眄:犹傲视。
- 8、长眄: 1.放眼远望。
- 9、眄眄:无知貌。 斜视貌。
- 10、识眄: 1.赏识眷顾。
- 11、眄伺:窥探;侦伺。
- 12、内眄:犹内视。道家修养内丹功夫之一。谓闭目不观外物,静神定心,邪妄不侵。
- 13、隆眄: 1.厚顾﹔青睐。
- 14、瞻眄:观看;察看。
- 15、眄遇: 1.宠遇。
- 16、左顾右眄:左看右看。
- 17、眄眩:目昏晕。
- 18、渥眄:看重,厚待。
- 19、眄望: 1.观看。
- 20、矘眄:眼神直视貌。
- 21、眄视:斜着眼看。
- 22、眄饰: 1.顾眷奖饰。语本南朝梁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咳唾为恩,眄睐成饰。"
- 23、眄视指使: 1.目光斜视,随手指点。形容神态骄傲。
- 24、盼眄:顾盼;盼望。
- 25、眄睨:斜视。表示轻慢。 泛指眼睛盯住,看着。
- 拼音miǎn,miàn
- 注音ㄇㄧㄢˇ
- 笔划9
- 繁体眄
- 五笔HGHN
基本释义
miǎn动词(1) (形声。从目,丏(miǎn)声。)本义:斜视(2) 同本义眄,目偏合也。——《说文》。按,目一闭一开审谛而视也。一曰袤视也。旁视曰眄。——《苍颉篇》一眄而已。——《列子·黄帝》兴眄眄。——《淮南子·览冥》。注:“视无智巧貌也。”虽羿、 逢蒙不能眄睨也。——《庄子·山木》众莫不按剑相眄者。——《史记·邹阳列传》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潜《归去来辞》(3) 又如:眄眄(无知的样子;斜视的样子);眄眩(目昏晕);眄视(斜着眼看);眄睨(斜视。表示轻慢);眄视指使(目光斜视,随手指点。形容神态骄傲)(4) 看,望俯眄流波欲寄词。——李冶《感兴》(5) 又如:眄望(观看);眄伺(窥探;侦伺)(6) 盼望 。如:眄睐(顾盼)|miàn动词(1) (形声。从目,丏(miǎn)声。)本义:斜视(2) 同本义眄,目偏合也。——《说文》。按,目一闭一开审谛而视也。一曰袤视也。旁视曰眄。——《苍颉篇》一眄而已。——《列子·黄帝》兴眄眄。——《淮南子·览冥》。注:“视无智巧貌也。”虽羿、 逢蒙不能眄睨也。——《庄子·山木》众莫不按剑相眄者。——《史记·邹阳列传》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潜《归去来辞》(3) 又如:眄眄(无知的样子;斜视的样子);眄眩(目昏晕);眄视(斜着眼看);眄睨(斜视。表示轻慢);眄视指使(目光斜视,随手指点。形容神态骄傲)(4) 看,望俯眄流波欲寄词。——李冶《感兴》(5) 又如:眄望(观看);眄伺(窥探;侦伺)(6) 盼望 。如:眄睐(顾盼)|动词(1) (形声。从目,丏(miǎn)声。)本义:斜视(2) 同本义眄,目偏合也。——《说文》。按,目一闭一开审谛而视也。一曰袤视也。旁视曰眄。——《苍颉篇》一眄而已。——《列子·黄帝》兴眄眄。——《淮南子·览冥》。注:“视无智巧貌也。”虽羿、 逢蒙不能眄睨也。——《庄子·山木》众莫不按剑相眄者。——《史记·邹阳列传》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潜《归去来辞》(3) 又如:眄眄(无知的样子;斜视的样子);眄眩(目昏晕);眄视(斜着眼看);眄睨(斜视。表示轻慢);眄视指使(目光斜视,随手指点。形容神态骄傲)(4) 看,望俯眄流波欲寄词。——李冶《感兴》(5) 又如:眄望(观看);眄伺(窥探;侦伺)(6) 盼望 。如:眄睐(顾盼) [查看更多]
M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