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磬的词语
- 26、笙磬:古代谓陈于东方之磬乐。 笙和磬。磬﹐乐器。以玉石或金属制成﹐形状如曲尺。
- 27、僧磬:佛寺中敲击以集僧众的鸣器或钵形铜乐器。亦指击磬声。
- 28、璆磬:玉磬。
- 29、寒磬: 1.凄清的磬声。
- 30、石磬: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 一种石制的耕具。
- 31、大磬:相传为舜乐名。
- 32、悬磬之居:磬:石制乐器。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家贫如洗,一无所有。
- 33、钟响磬鸣: 磬:古代打击乐器。钟被敲响后,磬就自鸣了。
- 34、声如磬玉: 用手敲击它,却发出如同金玉一样动听的声音。
- 35、簪笔磬折:簪笔,插笔于冠或笏﹐以备书写。古代帝王近臣﹑书吏及士大夫均有此装束。磬折,弯腰如磬状,表示恭敬。古代插笔备礼,曲体作揖,以示恭敬。形容礼仪完备且恭敬。
- 36、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
- 37、笙磬同音: 笙磬同音shēngqìng-tóngyīn (1) 指音声和谐。语出《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后比喻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 例 笙磬同音,惟房与杜。——《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赞》 英 unison of musical instrument sheng and chime stone
- 38、磬其所有:尽:全部用出;长:特长,擅长。把所擅长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
- 39、磬沼:形状曲折的池。
- 40、磬叔: 1.磬的创造者无句氏的别称。
- 41、磬管:亦作'磬管'。两种古乐器名。
- 42、磬地:犹全国。磬,通"罄"。
- 43、磬师:古乐官名。
- 44、磬甸:语出《礼记.文王世子》:"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后用以指犯有死罪的贵族和显宦。
- 45、磬色:玉磬的光采。借指人的容颜。
- 46、磬襄:古人名。
- 47、磬钱:献给神佛的钱。因投入铜磬中,故名。
- 48、磬工:负责治磬的官员。
- 49、磬出:方言。谓人身或物体向前倾。
- 50、磬笔难书: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
- 拼音qìng
- 注音ㄑㄧㄥˋ
- 笔划16
- 繁体磬
- 五笔FNMD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手又持小槌像击磬的形象。本义:古代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2) 同本义磬,乐石也。——《说文》小华之山多磬石。——《山海经·西山经》泗滨浮磬。——《书·禹贡》笙磬同音。——《诗·小雅·鼓钟》依我磬声。——《诗·商颂·那》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淮南子·泛论》钟磬置于水中。——宋· 苏轼《石钟山记》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西门豹治邺》(3) 又如:磬人(负责治磬的官员);磬工(负责制磬的官员);磬色(玉磬的光彩);磬师(古乐官名);磬管(两种古乐器名)(4) 适宜制磬的美石 。如:磬石(适宜制磬的美石);磬错(磨磬用的石头)动词(1) 弯腰。表示谦恭簪笔磬折。——《史记·滑稽列传》(2) 又如:磬折(弯腰;卑躬屈膝);磬沼(形容曲折的池)(3) 假借为“骋”。纵马奔驰抑磬控忌,抑纵送忌。——《诗·郑风·大叔于田》形容词通“罄”。空,尽金积折廉,璧袭无理,磬龟无腹,蓍策日施 。——《淮南子·览冥》 [查看更多]
Q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