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社的词语

  • 251、社主: 1.古谓社稷之神。 2.古谓土地神的神主。
  • 252、社北: 1.复姓。
  • 253、社首: 1.山名。在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上有社首坛。因周成王封禅得名。唐宋帝王也曾到此封禅。 2.村里中祭社活动的首领。
  • 254、社南: 1.复姓。
  • 255、社教: 社教shèjiào (1)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简称 英 the socialist education movement
  • 256、社鬼:即社公。古谓土地神。
  • 257、社公雨: 1.见"社翁雨"。
  • 258、社翁:旧时对文士名流的尊称。
  • 259、社众:里社众人。
  • 260、社直:元代村社迎神赛会中轮直扮演杂戏的演员。
  • 261、社祀: 1.同"社祭"。 2.古谓祭祀土地神。
  • 262、社燕:燕子春社时来,秋社时去。故有'社燕'之称。
  • 263、社栎: 1.《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牛,絜之百围……﹝曰:﹞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后以"社栎"谓里中不材之木。喻无所可用。
  • 264、社肉:谓社日祭神之牲肉。
  • 265、社家: 1.犹行家。
  • 266、社木: 1.代表社主的大树。
  • 267、社會青年:也叫待业青年。既不上学也未就业的青年。
  • 268、社长:一社之长。古代以社为基层地方组织,选年老晓农事者任社长。即社公。旧谓土地神。 以社命名的集体组织的领导者。
  • 269、社鼷:居于社庙中的小鼠。喻君侧之奸人。
  • 270、社宰:一社之长。
  • 271、社饮:谓社日聚众饮酒。
  • 272、社雨: 1.谓社日之雨。 2.用以指春社多雨季节。
  • 273、社坛: 1.古代祭祀土神之坛。
  • 274、社林:社庙丛林。
  • 275、社事:旧指祭祀土地神的各种活动。
  • 拼音shè
  • 注音ㄕㄜ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PYFG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示从土。土亦声。社土同字。本义:土地神)(2) 同本义社,地主也。——《说文》共工之子 句龙为社神。——《春秋传》社,土也。——《论衡·顺鼓》以社以方。——《诗·小雅·甫田》。传:“社,后土也。”命民社。——《礼记·月令·仲春》。注:“社,后土也。”故社,祭社也。——《荀子·礼论》。注:“社,土神。”故祀以为社。——《国语·鲁语上》。注:“社,后土之神也。”不谓之“土”何?封土为社,故变名谓之“社”,利于众土也。——《白虎通·社稷》(3) 又社者,土地之神也。后土为社。——《左传·昭公二十九年》(4) 又如:社伯(城隍神);社鼠(原指土地庙中的老鼠,后用来比喻仗势作恶的坏人);社长(即社神,土地);社主(古谓社稷之神;古谓土地神的神主);社鬼(即“社公”。古称土地神);社神(古代称土地神);社稷神(即“土地神”、“谷神”);社公(旧称土地神)(5) 土地之神的神主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书·甘誓》(6) 祭祀社神之所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7) 又如:社稷坛(旧时帝王祭土神谷神之所)(8) 台湾高山族的基层社会组织。史书上称“土社”、“番社”,每社自八、九户至几百户不等,头目多由群众选举,少数世袭(9) 集体性组织;团体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10) 又如:社友(同社之人);社家(内行人);社陌(社会,社团);社条(社团组织制定的条例)(11) 社日,祭祀社神的日子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2) 又如:春社;秋社(13) 机构(14) 为他人办理某种业务的机构。如:广告社(15) 政府的一个部门或行政单位。如:新华社动词(1) 祭祀社神里中设,平为宰,分肉甚均。——《史记·陈丞相世家》(2) 又如:社饭(祭社时所供的饭食);社头(迎神赛社的领土);社酒(古代祀社神用的祭酒);社赛(祭祀酬谢社神的赛会);社日(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社肉(社日祭神之牲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