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祠的词语

  • 51、庙祠: 1.祭于宗庙。 2.庙宇和祠堂。
  • 52、禖祠:禖神之祠庙。
  • 53、露筋祠:据《高邮州志》载﹐唐时有一女子﹐不详其姓氏﹐或曰郑荷花﹐又曰萧氏﹐又曰金节娥。与嫂行郊外﹐日暮﹐嫂挽女投宿田舍﹐女不从﹐乃露坐草中。时秋蚊方殷﹐弱质不胜﹐嗣旦﹐血竭露筋而死﹐后人因号露筋女﹐为立祠以敬祀之。俗称仙女庙。
  • 54、龙祠: 1.古代匈奴单于大会龙城,祭祀天地鬼神。 2.祭祀龙神的祠庙。
  • 55、柳子祠: 1.唐柳宗元的祠堂。
  • 56、柳祠: 1.唐柳宗元的祠堂。
  • 57、灵祠:神祠﹐神社。
  • 58、礼祠:以礼祭祀。
  • 59、类祠:类祭。
  • 60、滥祠:不当立的祭祠。亦指滥予祭祀。
  • 61、蜡祠:蜡祭用的祠堂。
  • 62、晋祠: 晋祠Jìncí (1) 中国春秋时代晋国(公元前11世纪)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下。创建于北魏以前。晋祠建筑以圣母殿为主体,还有献殿、钟鼓楼、金人台、关帝庙、难老泉、唐槐、周柏等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其中,建于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的圣母殿、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以及鱼沼飞梁合称为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英 Jin Memorial Hall
  • 63、解祠:谓以祠祭解罪求福。
  • 64、节孝祠:旧时封建统治阶级旌表节孝妇女的祠堂。清代在各省﹑府﹑州﹑县各建节孝祠一所﹐祠外建大坊﹐凡节孝妇女由官府奏准旌表的都入祀其中﹐春秋致祭。见《清会典.礼部十.祠祭清吏司二》。
  • 65、节祠:在清明等节日致祭。
  • 66、醮祠:斋醮祭祷。
  • 67、郊祠:古帝王在郊外祭天地神祇。
  • 68、监祠:监察祭祀。
  • 69、家祠: 家祠jiācí (1) 旧时一个家族为祭祀祖先而修建的祠堂 英 ancestral temple
  • 70、齐祠:斋戒祭祀。
  • 71、稷祠: 1.古代稷神的祠堂。
  • 72、祭祠:祭祀,陈物供奉始祖。
  • 73、黄陵祠: 即黄陵庙。
  • 74、行祠: 1.临时的祠堂。 2.即旅榇。指未入祖茔临时寄放在外的灵柩。
  • 75、诡祠: 1.淫祠﹐祭祀邪神的祠庙。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YNK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示,司声。本义:春祭)(2) 同本义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说文》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礼记·月令》(3) 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祠,神祠也。——《汉书·陈胜传》注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4) 又如:宗祠(祠堂);祠灶(宗祠;祠堂);祠馆(犹祠堂)(5) 祠禄的省称 。如:祠禄(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祠禀(即祠禄)动词(1) 引申为祭祀此秦王之所以庙祠而求也。——《韩非子·十过》(2) 又如:祠求(祭神祈求);祠事(祭礼,祭祀之事);祠官(掌管祭祀之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