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祠的词语
- 126、祠荐:以祭品祀神灵祖先。
- 127、祠廪: 1.即祠禄。
- 128、祠屋:即祠宇。
- 129、祠田: 1.祭祀田神。
- 130、祠墓: 祠墓címù (1) 祠堂与坟墓 英 ancestral hall and tomb
- 131、祠醮: 1.道徒设坛祈祷。
- 132、祠宇:祠堂;神庙。
- 133、祠典: 1.祀典,有关祭祀的典制。
- 134、祠监:管理祠堂的人。
- 135、祠事: 1.祭礼,祭祀之事。
- 136、祠求: 1.祭神祈求。
- 137、祠享:立祠以祭品敬神。
- 138、祠尾:即鸱尾。古代宫殿正屋脊两端的装饰构件,以瓦为之。以其形似猛禽鸱之尾,因以为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谓张敞撰《东宫旧事》何以呼鸱尾为祠尾,因张敞为吴人,呼祠祀为鸱祀,故以祠代鸱。一说,即蚩尾,鱼尾形屋饰。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谓:蚩,海兽;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
- 139、祠坛: 1.祭场。
- 140、祠祭:祭祀。
- 141、祠禄: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
- 142、祠祭司: 1.清代礼部所属官署名。主掌祭祀。
- 143、祠馆: 1.犹祠堂。
- 144、祠官: 1.掌管祭祀之官。
- 145、祠祀:祭祀;立祠祭神或祭祖。
- 146、祠谒:谒拜祭祀。
- 147、祠山神: 1.民间俗祭。其所供神之姓名﹑事迹因史志中各以民俗相传而称说不一。或谓乌程横山张渤,或谓武当张秉,号祠山神或祠山大帝﹑张大帝。其祭所称张王庙,又称祠山庙。汉唐以来,庙祀不绝。
- 148、祠堂: 祠堂cítáng (1) 旧时祭祀祖宗或贤人的厅堂 英 ancestral temple;memorial temple
- 149、蚩尤祠:奉祀蚩尤的祠庙。
- 150、祠城:祀神的地方。
- 拼音cí
- 注音ㄘˊ
- 笔划9
- 繁体祠
- 五笔PYNK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示,司声。本义:春祭)(2) 同本义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说文》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礼记·月令》(3) 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祠,神祠也。——《汉书·陈胜传》注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4) 又如:宗祠(祠堂);祠灶(宗祠;祠堂);祠馆(犹祠堂)(5) 祠禄的省称 。如:祠禄(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祠禀(即祠禄)动词(1) 引申为祭祀此秦王之所以庙祠而求也。——《韩非子·十过》(2) 又如:祠求(祭神祈求);祠事(祭礼,祭祀之事);祠官(掌管祭祀之官)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