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祭的词语
- 101、家祭: 家祭jiājì (1) 家庭举行祭祀,向先人表示哀悼 英 family obit
- 102、巷祭:祭于里巷。相当于后来的路祭。
- 103、还祭: 1.归祭。 2.还愿之祭。
- 104、合祭: 1.合于祧庙而祭。古代帝王对其世次疏远之祖,依制迁其神主藏于祧庙而合祭之。 2.天神地祇,合在一起祭祀。
- 105、隋祭:古祭祀名。
- 106、丁祭: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隋唐日制不一。隋文帝时一年有四祭,唐武德年间改用中丁日祭祀,唐开元年后专用春﹑秋二仲的上丁日举行祭祀。
- 107、道祭:犹路祭。
- 108、大祭:古代重大祭祀之称。包括天地之祭﹑禘祫之祭等。
- 109、助祭: 助祭zhùjì (1) 古代谓臣属出资、陪位或献乐佐君主祭祀。后亦谓以财物人祭祀 英 acolyte
- 110、重祭:隆重的祭祀。
- 111、炮祭: 1.古代烧柴祭天的仪式。
- 112、拜祭:礼拜祭祀。
- 113、谕祭文:文体名。天子遣使下祭的文辞。
- 114、小祭祀: 古帝王对四方百物之神的祭祀。
- 115、吴祭酒: 1.指吴伟业。诗人,明亡入清,康熙时为国子监祭酒。 2.指吴锡麒。清乾隆进士,工诗词,并以骈文著名,官至国子监祭酒。
- 116、獭祭鱼: 亦省作“獭祭 ”。 谓獭常捕鱼陈列水边,如同陈列供品祭祀。 比喻罗列故实,堆砌成文。
- 117、诗坛祭酒:喻指诗界中资望和成就最高的人。
- 118、师友祭酒:官名。新莽时始置,为太子官属。
- 119、内祭祀:古代王后祭祀六宫之中灶﹑门﹑户。
- 120、讲书祭酒:王莽时所置主讲《尚书》的学官。
- 121、都祭堂:为纪念众多死难者而建的祭奠大厅。
- 122、祭风:一种民俗,本是祭祀者通过祭祀、祈祷而得风力之助,现已演变为一些地区的民俗活动。
- 123、祭城:祭城,地名,位于郑州郑东新区,原为祭城镇,现为祭城办事处。
- 124、祭江:我国古代的一种仪式。
- 125、祭神:祭神是节日里重要的一项内容。
- 拼音jì
- 注音ㄐㄧˋ,ㄓㄞˋ
- 笔划11
- 繁体祭
- 五笔WFIU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牲肉;左边是“又”(手);中间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古人杀牲,一是为自己吃,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祭”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即牲祭。本义:祭祀)(2) 同本义祭,祀也。——《说文》祭之为言索也。——《说苑·权谋》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谷梁传·成公十七年》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公羊传·桓公八年》注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礼记·祭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论语·乡党》以灵鼓鼓社祭。——《周礼·地官》(3) 又如:公祭死难烈士;主祭;陪祭;祭扫(祭祀并扫墓)(4) 使用,旧小说中谓用咒语施放神秘武器 。如:祭起一件法宝来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