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禽的词语
- 151、林禽: 1.林中的禽鸟。 2.见"林檎"。
- 152、禽猎:当作鸟兽一样猎取。
- 153、良禽择木:好鸟要选择好树木而栖息。旧时比喻读书人要选择英明的主人并为其服务。
- 154、敛禽:古代将四时田猎所获的禽兽,交三十与腊人制成干肉,供祭祀用,谓之"敛禽"。
- 155、涉禽类: 鸟类的一个类群。翼强大,嘴、颈、脚和趾都较长,适于在浅水中涉行,捕食鱼、虾和水生昆虫等。如丹顶鹤、白鹭等。
- 156、攀禽类: 鸟类的一个类群。嘴直而长,形如凿;脚短而健,二、三两趾向前,一、四两趾向后,善于攀木;尾羽短而坚硬。如啄木鸟、杜鹃、鹦鹉等。
- 157、鸣禽类: 鸟类的一个类群。脚短细,三趾向前,一趾向后,善于啭鸣,常在草丛、树洞、树梢、崖壁营巢。如喜鹊、画眉、百灵等。
- 158、来禽: 果名。即沙果。也称花红、林檎、文林果。或谓此果味甘,果林能招众禽,故名。 见“来禽青李 ”。
- 159、来禽青李:晋王羲之《与蜀郡守朱书帖》的别称。因其首有"青李来禽",故名。
- 160、攫禽:通常指任何猛禽
- 161、禽罝:捕捉鸟兽的网。
- 162、束手就禽: 束手就禽shù shǒu jiù qín (1) 捆起手来等候别人来捉拿,比喻无法脱逃或无力抵抗 英 allow oneself to be seized without putting up a fight;wait for capture with tied hands
- 163、九皋禽:指鹤。
- 164、惊禽: 1.犹言惊弓之鸟。
- 165、精禽: 1.即精卫。
- 166、禽兽葡萄镜:古代铜镜。又名海马葡萄镜,背纹系高浮雕,纹饰以葡萄纹和各种鸟兽虫蝶为主,造型生动,装饰趣味极浓。流行于唐代。
- 167、禽截:擒拿,截获。
- 168、禽翦: 1.亦作"禽翦"。 2.犹擒灭。
- 169、奸禽:恶鸟。
- 170、禽剪: 1.亦作"禽翦"。 2.犹擒灭。
- 171、羁禽:离群的鸟。
- 172、即禽: 1.犹打猎。
- 173、禽获:被俘;擒获。
- 174、禽荒: 1.亦作"禽芒"。 2.沈迷于田猎。
- 175、禽滑:华夏古姓氏。
- 拼音qín
- 注音ㄑㄧㄣˊ
- 笔划12
- 繁体禽
- 五笔WYBC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本义:走兽总名)(2) 同本义禽,走兽总名。——《说文》禽者何?鸟兽之总名——《白虎通》命主祠祭禽于四方。——《礼记·月令》。疏:“兽之通名也。”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列子·黄帝》六禽。——《周礼·庖人》。注:“宜为羔豚、犊、麝、雉、鴈。凡鸟兽未孕曰禽。”终日而不获一禽。——《孟子·滕文公下》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三国志·华陀传》虎亦诸禽之雄也。——汉· 王充《论衡·遭虎》(3) 鸟类的总称二足而羽谓之禽。——《尔雅》六禽。——《周礼·庖人》。司农注:“鴈、鹑、鷃、雉、鸠、鸽也。”田有禽虞。——《易·师》执禽者左首。——《礼记·曲礼》。疏:“鸟也。”越禽不恋 燕。—— 李白《左风五十九首》(4) 又如:鸣禽;禽言(鸟语。指鸟类啼鸣);禽语(鸟语;鸟鸣);禽卵(鸟卵);禽戏(禽鸟嬉戏);家禽(5) 鸟兽总称 。如:禽门(鸟兽的境界); 禽畜(禽兽牲畜);禽猎(当作鸟兽一样猎取);禽犊(指鸟兽疼爱幼仔,比喻父母溺爱子女)动词(1) 捕获鸟兽之日狩,允禽。——《甲骨文合集》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战国策·燕策二》(2) 又如:禽色(田猎与女色);禽荒(沈迷于田猎)(3) 通“擒”。捕捉外仆髡屯禽之以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一时收禽。——《后汉书·张衡传》将军禽操。——《资治通鉴》(4) 又如:禽囚(被擒获的俘虏);禽夷(擒灭);禽制(捉拿制伏);禽殄(擒获歼灭);禽俘(擒获);禽疾(指需要迅速擒拿的人);禽剪(擒灭);禽虏(擒捉敌人)(5) 战胜虞、 虢共守之, 晋不能禽也。——《新序》 [查看更多]
Q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