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秦的词语
- 201、秦炬: 1.犹秦火。
- 202、剧秦: 1.汉扬雄撰《剧秦美新》一文,贬斥秦朝,称美王莽的新朝。后因以"剧秦"谓指斥前朝。 2.扬雄《剧秦美新》的省称。
- 203、剧秦美新: 王莽篡汉自立,国号新。
- 204、秦庭朗镜: 传说秦始皇有镜,能照见人肠胃五脏等。见《西京杂记》卷三。后因以“秦庭朗镜”比喻明于审案的官吏。
- 205、秦镜: 亦作“秦鉴”。
- 206、高悬秦镜:秦镜: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执法严明。
- 207、秦镜高悬: 秦镜高悬qínjìng-gāoxuán (1) 即“明镜高悬”。比喻执法严明、办事公正 英 Nothing escapes the discerning eyes of the presiding judge
- 208、荆轲刺秦:荆轲 Jīng Kē ?—前 年 中国战国末年刺客。卫国人。好读书击剑,结交名人。至燕国后,由田光介绍,被燕国太子丹拜为上卿。当时,秦军来灭亡韩国,赵国兵临燕国南境,燕太子丹十分恐惧,决定派他去秦国,以进献燕国督亢 今河北涿县、定兴、新城、固安一带 地图和秦逃将樊于期人头晋见秦王赢政。秦王命令在咸阳举行隆重接见仪式。献图时,图穷而匕首见,他行刺秦王不中,被当场杀死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荆轲等待着另一个人,想要同他一起去。——《战国策·燕策》至丹以 荆卿为计。 丹,指燕太子丹。荆卿为计,指太子丹密遣剑侠荆轲入秦,以献燕国地图为名,谋刺秦王一事。后因谋剌失败,荆轲被杀。 —— 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 209、秦京:指秦国首都咸阳。
- 210、京秦铁路:京秦铁路(又称京秦线)西起首都北京市,东到河北省秦皇岛市。
- 211、喜结秦晋:秦晋之缘 qínjìnzhīyuán ∶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为婚嫁结为姻亲,后称两姓联姻、婚配的关系为“秦晋之缘”我与你成合秦晋之缘如何?——《元曲选·金钱记》 ∶亦称“秦欢晋爱”,“秦晋之好”吴侯欲与君侯结 秦晋之好,同力破 曹,共扶 汉室,别无他意。——《三国演义》
- 212、秦晋: 秦晋Qín-Jìn (1) 原指春秋时秦、晋两国世通婚姻,后泛称任何两姓之联姻。亦指双方和睦相处 例 永结秦晋之好 英 marriage between two families
- 213、秦晋之匹:秦晋之缘 qínjìnzhīyuán ∶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为婚嫁结为姻亲,后称两姓联姻、婚配的关系为“秦晋之缘”我与你成合秦晋之缘如何?——《元曲选·金钱记》 ∶亦称“秦欢晋爱”,“秦晋之好”吴侯欲与君侯结 秦晋之好,同力破 曹,共扶 汉室,别无他意。——《三国演义》
- 214、秦欢晋爱: 秦欢晋爱qínhuān-jìn’ài (1) 见“秦晋之缘” 英 alliance between the two families by marriage
- 215、秦约晋盟:盟:盟誓。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君主世代联姻。指婚约
- 216、秦晋之盟: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数代都互相通婚以结盟好,后世因以“秦晋之盟”指联姻、婚配的关系。
- 217、秦晋之缘: 秦晋之缘qínjìnzhīyuán (1) 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为婚嫁结为姻亲,后称两姓联姻、婚配的关系为“秦晋之缘” 例 我与你成合秦晋之缘如何?——《元曲选·金钱记》 英 close ties for generations through matoimonialdiplomacy (2) 亦称“秦欢晋爱”,“秦晋之好” 英 a congratulatory expression on wedding
- 218、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数代都互相通婚以结盟好,后世因以“秦晋之好”指联姻、婚配的关系。
- 219、借秦:借秦朝乱亡为喻,以论治政之道。语出《汉书.贾山传》:"贾山,颍川人也……孝文时,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名曰《至言》。"
- 220、秦椒: 秦椒qínjiāo (1) 〈方〉细长的辣椒;即“花椒”。以产于秦地得名 英 chilli
- 221、秦鉴: 1.见"秦镜"。
- 222、鉴秦而止: 鉴秦而止(jiān qín ér zhǐ)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 223、秦伯嫁女:从前秦伯把他的女儿嫁给晋国的公子,叫晋国公子为她准备好打扮用的首饰服装,跟着陪嫁去的穿着华丽衣服的婢女有七十人。来到晋国,晋国人喜欢陪嫁的婢女,而看不起秦伯的女儿。这可以叫做善于嫁婢女,而不能说善于嫁女儿。
- 224、秦嘉: 1.东汉诗人。《玉台新咏》有嘉《赠妇诗》三首﹐嘉妻徐淑答诗一首﹐叙夫妇惜别互矢忠诚之情﹐为历代所传诵。
- 225、越瘠秦视:比喻痛痒与己无关。
- 拼音qín
- 注音ㄑㄧㄣˊ
- 笔划10
- 繁体秦
- 五笔DWTU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禾,从舂省。本义:禾名。假借为专名用字)(2) 秦,部落名 。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秦, 伯益之后所封国。——《说文》。 朱骏声曰:“地宜禾,在今 甘肃秦州清水县。”(3) 古国名 。秦襄公始立国,孝公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定都咸阳(4) 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国(在今陕西甘肃一带)统一全中国后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秦王不说。——《战国策·魏策》秦灭 韩亡 魏。秦王色挠。(5) 又如:秦越肥瘠(喻指相去遥远,互不相关);秦庭鹿(指秦朝的政权)(6) 汉时西域诸国沿称中国为秦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 秦。——《乐府诗选》(7) 又如:秦人(秦代统一后,北方与西方邻国往往称中国人为秦人);秦地(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8) 古地区名 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故名。如:秦声(陕、甘一带的戏曲音乐);秦川(古地区名。在今陕,甘秦岭以北地区);秦弓(指古时秦地所产的弓);秦客(秦地来的人)(9) 陕西省的简称 。如:秦川(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秦中(古地区名。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10) 通“螓”。蝉的一种。螓首其尺索刺麤而毛美秦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查看更多]
Q开头的拼音